美文网首页
攻击与防卫

攻击与防卫

作者: 与法同在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20:41 被阅读0次

正当防卫给人直觉是:我可以打人,可以把他打得很残,不用负责任,因为我是正当防卫。英雄的想法总让人兴奋。

今年春节,热播电影《第二十条》又掀起“正当防卫”热度。2018年苏州昆山“反杀案”在法律圈广泛关注,今年春节,《第二十条》则引起全国人民齐目观注。

 上周,应合作单位要求,作了一篇关于“正当防卫”的微信文稿。在作文中,搜寻研读这近十年来法检两院公布的案例材料。文稿完成之后,案例中那超乎寻常的逆袭反转打斗场面仍萦回眼前。

于某,某酒店业务经理。2018年8月27日21时30分许,于某骑自行车在江苏省昆山市震川路正常行驶,刘某醉酒驾驶小轿车,向右强行闯入非机动车道,与于某险些碰擦。刘某的一名同车人员下车与于某争执,经同行人员劝解返回时,刘某突然下车,上前推搡、踢打于某。虽经劝解,刘某仍持续追打,并从轿车内取出一把砍刀,连续用刀面击打于某颈部、腰部、腿部。刘某在击打过程中将砍刀甩脱,于某抢到砍刀,刘某上前争夺,在争夺中于某捅刺刘某的腹部、臀部,砍击其右胸、左肩、左肘。刘某受伤后跑向轿车,于某继续追砍2刀均未砍中。刘某跑离轿车,于某返回轿车,将车内刘某的手机取出放入自己口袋。民警到达现场后,于某将手机和砍刀交给民警。称拿走刘某手机是为了防止对方打电话召集人员报复。刘某逃离后,倒在附近绿化带内,当日死亡。

 这是2018年轰动一时的热点聚焦案件苏州"反杀"案。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认为于某是正当防卫,撤销于某故意伤害案。

 而下面这则案例,法院则认定,朱凤山持刀致死被害人,属防卫过当,处有期徒刑七年。

朱凤山之女与齐某系夫妻,朱凤山之女于2016年1月与齐某分居,朱凤山之女带其女儿与朱凤山夫妇同住。齐某为此经常到朱凤山家吵闹。4月4日,齐某在吵闹过程中,将朱凤山家门窗玻璃和朱某的汽车玻璃砸坏。朱凤山为防止齐某再进入院子,将院子一侧的小门锁上并焊上铁窗。5月8日22时许,齐某酒后驾车到朱凤山家里,欲从小门进入院子,未得逞后在大门外叫骂。此时,朱凤山夫妇带外孙女在家,朱凤山之女不在家中。朱凤山将情况告知齐某,齐某不肯作罢。朱某又分别给邻居和齐某的哥哥打电话,请他们将齐某劝离。在邻居的劝说下,齐某驾车离开。23时许,齐某驾车返回,站在汽车引擎盖上摇晃、攀爬院子大门,欲强行进入,朱凤山持铁叉阻拦后报警。齐某爬上院墙,在墙上用瓦片掷砸朱凤山。朱凤山躲到一边,并从屋内拿出宰羊刀防备。随后齐某跳入院内徒手与朱凤山撕扯,朱凤山刺中齐某胸部一刀。朱凤山见齐某受伤把大门打开,民警随后到达。齐某死亡。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参考案例》中第一篇就是唐某华、杨某祥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对社会具有引领作用。

  正当防卫中侵害方的结果,让人觉得蹊跷,又耐人寻味。案例中那些侵害人,大都是三十岁左右普普通通年轻人,应该身体强壮,血气旺盛。他们可能刚成家,有妻儿父母;也可能刚步出青春期,开始享受这丰富多彩生活。从小孩到成年,直到现在,他们该经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身上应该有怎样的历史。现在却在偶然发生的事件中消失了。

醉酒使人失控冲动,利益使人罔弃规则,暴躁使人不计后果。当失去理性一方用粗暴言语喝斥、凶猛拳脚相加、致命刀棒挥起,让被殴打方受到生命威胁而至气血翻涌血脉喷张充满求生欲望时,他们会做出如凶猛狮子那样反击。

一次偶然事件,或许让侵害人被打倒在地,身体受到重创,失去生活机能。或许让侵害人一下子结束生命,如一个充涨的汽球,被刺破后嘭的一声而不复存在,与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仿佛没有来过一样。而此时,我们还在谈论着他们。

  这些重要且充满戏剧性的结果,起因就是喝酒、吵架、打骂,这些日常小事微不足道。

  我们所生存时空很广瀚,广瀚幽暗、寂寞无声、没有边际的时空让人无法想像。而正当防卫却被限制在狭窄时空之中,需要我们在显微镜下放大数倍,才能看清事件过程。侵害人和防卫人任何过火行为都会触犯伤害罪。防卫者超越限度,会和其他罪犯一样带来牢狱之灾,变成服刑人员。

  回头再看《追捕》中的矢村和杜丘,他们射杀长冈超出正当防卫限度。滥用正当防卫,是一种犯罪。《第二十条》用喜剧形式寓教于乐,在笑声中接受正当防卫的同时,却不要忘记电影中那跳楼者和上访者。世界悲与喜同在。

电影会让守法之人充满激情,也给不法之人带来震慑。用理智控制行为,敬畏和尊重生命。

文中案例来自法检公报,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攻击与防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dl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