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
再读《皮囊》

再读《皮囊》

作者: 安墨Z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20:50 被阅读0次

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这一颗心的羁旅。再读皮囊,文字依然直击心灵。

1.与自己和解

有时候相信灵魂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会让你面临生死苦难时更加释然。阿太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的无情冷冽是因为她觉得生命本是轻盈的,只是受外面的皮囊拖累,有时我觉得很多时候自己就好像在做梦一样,有种不真切的梦幻。

在一本书上曾看到这么一句话:哪怕醒着的时候,人类也能有至多一半时间在做白日梦。生活的历程中或许稀里糊涂,从孩童眨眼之间就成为了年老之人,我们总是要经历生、死、别、离。哪些曾经你以为的承受不了的事情,临了却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这是一种类似使命的神圣,毕竟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2.信念

父亲病重努力恢复,母亲排除万难盖房,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哪怕星星之火,只要能带给我们希望,我们就有动力,我们就有勇气面对发生的灾难,就像频临死亡时忽然伸来的稻草,它就是我们全部的精神支柱。​书中说: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世事变幻,可能无数次的打击,不仅有勇气,还要有信仰,或者是兴趣,它们可以转移悲痛和消极。

3.父亲

书中大篇幅写的关于父亲的年少英姿,中年患病,重拾信心,受挫,去世,以及作者离家归来的回忆。母亲是家凝聚力的代表,而父亲则是家中所有的支撑,儿时,离天空最近的是父亲高高举过的肩膀,父亲的爱深沉,但让人安心,可巨大的压力之下父亲也会被压垮,变成不忍再看的心酸。

文中对于疾病的光顾和亲人的挫败,有着最细腻,最生动的描述:这样的感觉,不激烈,不明显,只是淡淡的,像某种味道。只是任它悄悄的堆积着,滋长着,会觉得心里沉沉的,闷闷的,像是消化不良一般,我知道,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悲伤。

那是蔓延到每个角落的,每个感官的折磨,最残忍的就是看到至亲痛苦不堪一击,又无可奈何的模样。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珍惜拥有的一切,爱护自己,关注健康,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家人,爱你的人。

还有张美丽的遭遇,张厚朴潇洒疯狂的生活到过度的理想化,阿小和阿小的经历等,这些来源于生活,是自己身边发生的刻骨铭心的事情。文字引起我们的共鸣,可对于读者外的人则是很快湮没,他们永远都有新的谈资,无论对当事者多么惊心动魄。

有一首歌唱到:"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带走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脾气。"

相关文章

  • 再读《皮囊》

    之前草草的读过一遍《皮囊》,留下印象的只有四个人——文中的父亲、母亲、张美丽还有张厚朴。前段时间无聊又翻出来看了一...

  • 再读皮囊

    皮囊这本书让我认识蔡崇达,正是这样一位写实的作家写的散文集,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真实。 这本书写到了父亲,写到了母亲,...

  • 再读《皮囊》

    ​ 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这一颗心的羁旅。再读皮囊,文字依然直击心灵。 1.与自己和解 有时候相信灵魂并不是...

  • 再读《皮囊》

    再读《皮囊》似乎才真正理解书名的意义。 作者那位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外婆的母亲),在外婆五十多岁撒手人寰时,竟没有...

  • 再读皮囊

    很久以前我看到过皮囊,单单就看这两个字,很容易让我想到,聊斋画皮,鬼故事。 我便失去看下去的兴趣,因为我胆小。 后...

  • 再读《皮囊》

    今晚陪儿子去河洛书苑读书,顺手拿了一本蔡崇达先生写的《皮囊》,这本书在很久前看过,已经印象不深了,今晚再次拜...

  • 2018-12-15

    皮囊这本书。 值得再读。 挖掘自己。

  • 再读皮囊,阿太半个我奶奶

    再读皮囊,我更懂奶奶了。 1原谅 当我读到,九十二岁的时候,阿太爬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不小心摔了...

  • 别再让你的灵魂被皮囊裹挟——再读《皮囊》有感

    再看蔡崇达的《皮囊》,已经是自己32岁的年纪。 眼下,工作、生活、学习,不停来回切换,日子倒也过得幸福,就是有些硬...

  • 终其一生的所求,不过是想做自己

    再读《皮囊》-蔡崇达 阿太说: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这是一本认心的书,虽然残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皮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hj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