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字来形容《罗马》带给我的观影体感,奇妙,一种奇妙的触动。这不仅仅是它讲述的内容,还有它讲述的方法。诚如背景资料介绍,影片是导演回忆的复刻,是对往事的再回首。因此那些移镜头、长镜头、和先于人物出现在场景里的镜头,以这样全知和他人称的呈现方式,让影片有类似纪录片的真实和疏离,但也正是这种真实,让我产生对女主人公cleo的认同感,然后是关注、同情,直至最后的感动。这同时也是一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墨西哥的国家人文风情录,随着cleo的脚步移动的镜头,将街头的、乡村的、繁华的、破败的城市风貌一一掠过,将一个社会的横断面通过人物和景别交叉呈现,于是这个陌生的国家顿时立体和鲜活了起来。
这种体感的奇特在于,呈现手段和故事本身如此波澜不惊却带来让人欲罢不能的着迷。影片的后半部高潮迭起,却反高潮地使用长镜头,没有快速的剪切和特写镜头,从镜头内部的调度就平生出一股抓人的张力。不管是医院里cleao生产时,还是在大海中奋力救人,镜头如同讲述人的眼光,眷恋地流连在cleao身上,让观众产生焦灼和痛苦的共情。这是不同于一般好莱坞式快速剪切的物理式紧迫,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这种奇特的观影体验同时也是观影心理预期的落差造成的。之前那种对意大利式古罗马传记的期待,在影片最开头即宣告破产。虽然破产,那个开头却足够有趣。画面在马赛克之间凝固,好像讲述故事的人在沉睡,等待一个契机被唤醒。在这长达一分钟的空镜中,音轨外传来的声音让人生出一万种无端的猜测,接着流过的水,把背景给清晰地反衬出来,堪称神来一笔。于是观众的等待更加焦灼,等待讲述者苏醒的那一刻,那一刻将会看到什么?迫切和好奇在导演似乎故意和观众的角力中产生、积累,但紧接着cleo一天流水账一般的记录,又将酝酿出来的紧迫消弭于无形。导演不疾不徐,如所有文学大师一样,从千里之外写来,缓缓呈现,闲庭信步。于是在观影过程中,心理预期将会经历反复的累积、释放和调整的过程。主人公cleo极少占用摄影机的主观视角,即使在和渣男两个人亲密至极的阶段,依然没有她的主观视角,反映出她在社会以及男女关系中的劣势地位。有时候几乎将cleo抛出画面的移镜头,似乎是导演穿越到从前的日子,通过镜头的眼睛注视以往的时光。而对机位固定的长镜头的使用简直到了“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地步,镜头中的场面调度也极其复杂,所有画面中视线能触及的地方,每一个开放的画面,每一个意味着外延的画面,都自成体系,好像都是自我呈现而不是刻意安排。这样的叙事方式,造就了一部看上去浑然天成实则充斥匠心的电影,所谓裸妆感才是化妆的最高境界,之于电影中也有同样的意义。
影片从女性和儿童的角度出发来审视社会、家庭,成功触碰到人和人之间的情感G点,它可以说是女权主义的。但这种女权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对女性权利的呐喊,而是用女性的柔美坚韧来抵抗当时墨西哥社会的混乱和动荡,用女性所独有的母性特质来包容中和当时社会的丑陋和凶恶。不过硬币的另一面是,这种对“母性神化”的塑造却又是出自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和母亲的角色设想,导演这种对女性如圣母般纯洁的描述,可能也会触及女权主义者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不过但凡少数族群的维权者的神经都是敏感而脆弱的,这仅是提供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片中那些诸如黑白、墨西哥、1971、长镜头等等关键词让它看起来张牙舞爪、生人勿进,一些场景和事物,例如大火中的歌唱、天空中的飞机,也好像充满了结构符号的寓意,还有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文化语境等等看似艰深乏味的元素,但如果你没有被这一切的一切吓坏,轻而易举地你就会被导演拉入他的回忆世界中,和他共享、听他倾诉,于是共同经历一场大音声希、大象无形的终极体验。
但我最终还是没在电影中找到rom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