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昨日,简书显示成功日更第122日,四个多月。
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能让沧海变桑田,蝌蚪变青蛙,也让我这么个懒人把一件事坚持了一百多日,若不是简书上标志得明明白白,连我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
说这些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自我炫耀,网络上大神多了去,简书上的达人也一抓一大把,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吃个芹菜就觉得是天下至味,去个铁岭就觉得到了中国第二大城市,日更了百日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不是这样。
说这些是为了检视、检讨,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能只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坚持了百多日,该好好反思反思,想想意义,看看得失,比比优劣,以便扬长避短,及时纠偏。
浏览回顾了一下以往作品,除偶有一两篇差强人意外,其余皆不足论,不觉冷汗嗖嗖,如芒在背,犹如一位生下丑孩子的母亲,感情上固然亲近,面子上则难为情的厉害。
单论数量,好比葛朗台的钞票,贵妇的首饰,农民的粮食,倒也薄有积蓄。只论质量,则“无病呻吟,不知所云”八字评价最妥,若两者结合,那就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好在有三十余篇过于不忍卒读的文章转为了私密,现在看来当时这么做很是高明。
孩子俊丑由基因决定,文章优劣由水平决定,天气冷暖,温度计上标明得清清楚楚,日更让我看清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像一面镜子一览无余,这算是日更的第一个好处。
122天,四个多月,无论期间有多少意气不平、心绪不宁、情绪不佳,自己都坚持了下来,养成了一个小小的好习惯,这算是日更的第二个好处。
日更期间,结识了不少好友,虽不知其职业相貌性格脾气,但从文章中亦能品读出其喜好品位气度胸襟,虽未谋面却如老友,偶有交流便莫逆于心,奇文共欣赏,妙义相与析,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算是日更的第三个好处。
但更多的是暴露出的问题,就内容而言,常常是信笔由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一个深耕的主题和擅长的领域,故而很难有所收获。
就形式而言,问题有三:
一是常闭门造车,不读书不思考,缺乏深入细致观察,故而常出现难以下笔的困局,写出的东西乏善可陈。
二是喜欢拖延,常要等晚上十一点多才心急火燎的开始日更,质量保证不了不说,把身体搞得也很疲惫,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也因此黯淡了许多。
最大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今天称了一下体重,四个多月竟然长了五斤肉,这些都是因为日更久坐,连常年的快走习惯都没有好好坚持的缘故。长此以往,没有日更下什么成绩,倒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胖子,可谓得不偿失。
稍一检视,便有这么多问题,令人心惊,再三思考,觉得当从以下方面改进提高,概括为四个字“早,快,勤,细”。
日更要早,不可拖过晚上十点。
出手要快,切忌拖拖拉拉。
读书要勤,及时充电提高。
观察要细,处处留心皆学问。
此外,以后当定期检视、检讨,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