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牌:每个人面前50张写着诗句下半句的牌,这100都是不一样的,裁判念上句,下句在某一张牌中,两个人抢,在你这边的情况,抢自己的对了就拿走,错了的话对方给你一张,在对方的情况,抢对方的对了的话,你给他一张,错了的话他给你一张,直到一方没有牌为胜。
弱化推理 ,大卖情怀
唐红的恋歌,唐红翻译过来就是深红的。顾名思义,我认为有带血的意思。
其实单看标题就知道和情杀等有关了。只是到最后还是没猜到凶手(但他也没给机会你猜啊,一下就确定然后说出来了)。
不过这次的推理的论据也相当的单薄。把更多的镜头送给了更吸引观众眼球的动作场面。
但这部片竟是柯南所有剧场版中票房最高的,老实说我是怀着很高的期待去看的。
作为一个老柯迷,可以说以往看剧场版都是调动所有脑神经看的,但这几年的弱推理令我很不适应。
基本上影片省略以往去追查证据的所有镜头,单凭推理加犯罪心理学,再加上一些对嫌疑犯的测试就确定了结果。例如,怀疑关根和疾岛先生的死有关,就射晕毛利小五郎,利用现有推理去套他的话,结果当然证明了有关,但人不是他杀的,你们为什么不去收集更多证据找真凶啊(导演安排的,无奈)。
抓到真凶也是经过一轮的排除法,犯罪动机分析等,再根据一些警方得到的搜证,和凶手的言论就查出了。自己完全没有层层深入去搜证分析啊。
但是,我想着这也是这几年年来柯南剧场版的发展趋势了吧。弱化推理,反正也没有多少人想到电影院还消耗大量脑细胞。而且,口碑和市场本来就是很难共存的,除非写出像《贝克街的亡灵》这样的故事。但这样的经典故事又怎么可能年年有呢?其实,相对于《纯黑的噩梦》而言,这部的推理情节至少是有的了。
其实我也不是只爱看推理,我也爱看主角耍酷,cp秀恩爱,阿笠博士问答梗,还有向一些经典致敬的镜头。但以往这些都是在服务推理主线的大前提下顺其自然的东西,现在在推理弱化的前提下,似乎有点刻意的增加了这些镜头。对于一个老柯迷来说,只是觉得有点别扭罢了。
所以,对于以后的剧场版。弱化推理,大卖情怀这个特点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了。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下,在没有好故事的前提下,这样拍是最安全的。
期待明年
没看完前,这部剧场版的结局也猜到了。都是一些基本上的套路。但还是让我了解了一个日本的传统游戏。日本动漫做的好的地方就是,顺其自然的就宣传了一把自己的文化。所以,一些有歌牌情结的日本人去影院观看从而造就了票房也就不出奇了。影片没对歌牌做更多的介绍,导演明显没考虑外国观众感受,不懂就自己去搜索吧。但我喜欢这种说一半不说一半的风格(我自己就是)。因为什么都说给你听,还有意思吗?
对于一些年年看,年年骂,骂完还说以后不看了的柯迷我是很不理解的。我想说,只要他还拍,我就一定还看。在商言商,基本上弱化推理,大卖情怀这个基调是不会变的了。但再出现一部像《贝克街的亡灵》那样票房口碑双收的经典之作也不是没可能的。即使没有,日本动漫也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另外,导演的影片是拍出街的,自然是用了一定心机的,要不他也怕观众不买单啊。至少唐红的恋歌比纯黑的噩梦做出了改变,回归了基本的框架,还引入了歌牌这个看点。
所以,我挺期待明年的。正确来说,这个明年,应该是一年又一年的明年。希望柯南一直拍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