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跑线”比别人好,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发展更好?2015年的高考状元群体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据澎湃新闻统计,今年全国21省(市)的29名省(市)状元(文科13名,理科16名)中,93.1%上的是普通幼儿园,72.4%上的是普通小学,41.3%上的是普通初中。这似乎给花高价买学区房、拼命找各种关系为子女择校的家长一点提醒:至少从高考分数而言,小时候的“起步”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调查并没有言及高考状元来自重点高中的比例,不过凭借一般印象,可以肯定绝大多数高考状元都来自当地的重点高中。这是因为中考已经是一轮考试能力的选拔,当初就读普通初中的“准状元”们,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一所不错的高中,从而为自己升入好大学打下基础。这种现象引出的问题是:在幼儿园、小学乃至初中阶段,一些家长是不是太焦虑了?哪怕单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拼命择校也没那么必要?
这几天,微信朋友圈里还流传着一份“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真题”,其中涉及英语、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题目难度之高,让研究生毕业的笔者也难以答全,甚至有同为重点大学毕业的朋友大呼“连初中都上不了了”。如果这份题目真的是人大附中的新初一考题,那么至少能够说明的部分事实是,一些重点初中、重点小学的一大特点正在于超前教育,不然怎么会在小学毕业生的考卷里出现大学英语四六级程度的单词呢?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古话虽有失偏颇,但是用来形容超前教育,却也恰如其分。事实上,许多重点初中、重点小学的培养策略,概括起来就是“超前”二字。让小学生学初中知识,让初中生学高中知识,固然能够让学生占得先机,与同龄人相比“出众”,但是到了中高等教育阶段,还能继续让高中生学大学知识、大学生搞研究生水平的科研项目吗?不排除一些智识出众者,能够在人生路上一路“跳级”,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一个阶段学好一个阶段的内容才是正常成长的途径。
很多案例证明,即使成为高考状元,进入名牌大学,都不意味着未来在行业领域也能够成为状元。细细挖掘过去的新闻,也能够很容易找到一些状元进入社会后郁郁不得志的消息。然而,状元作为高分考生的代表,至少说明了他们符合接受更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他们也许不是奇才,但至少是通过奋斗进入社会中坚阶层的代表。这应当是大部分教育机构所要达成的目标:向社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输送未来的中坚力量。“快一步”、“赶一步”不应该成为大多数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
“从学校的视野看来,小地方确实不如大城市。”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姜麟琨来自小县城,他这么看待自己与大城市孩子的差距。这或许道出了城里的重点学校所应当把握的优势——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当然,普通学校也要为之而努力。总而言之,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学校,一味追求在知识量上的早而全,并非是值得夸耀的做法,甚至有害。姜麟琨称自己小时候经常爬山、捉迷藏、去山里的寺庙转转,这些虽然都是“玩”,却是健康的成长状态。
多数高考状元不是智力出众的天才,他们的成功在于良好的学习方法和高考时稳定出色的发挥,这是大多数学生可以学习和效仿的。小时候上普通学校,并不阻碍他们打好扎实的基础,而对那些上重点学校,早早接受超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始终“超前”,始终比同龄人确立更早的目标,或许可以称得上是“青年才俊”;但是如果老是为了一个过远的目标累得气喘吁吁,早早丧失了童年的乐趣,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赶紧分享吧。
上哪学(ID:shangnaxue)为有入园、幼升小、小升初升学择校需求的家长,提供学校匹配、政策解读和切实可行的升学建议。让每个孩子不仅能有学上,更能上好学!
亲,了解更多择校升学攻略、领取校内课外等教育资源,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上哪学”(shangnaxue)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