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看过这样一条新闻。厦门一位20岁的大二女生,连续两个月都熬夜抱着手机聊微信。
就因为这个,她右眼突然暴盲,只剩下光感。
视力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到几乎失明,什么都看不见。
我相信不止是这个女生,越来越多人都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作家采铜说:“我们已经须臾离不开手机。我们会在任何时间,不由自主地滚动屏幕。
我们会为每天冒出来的各种话题而亢奋。我们已经沉不下心来好好读完一本书。
我们已经不去想上个礼拜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我们和其他人众口一词,一遍遍重复着网络新词汇。
我们对广告长度和软度的忍耐力越来越强。我们不知道除了被别人投喂信息之外,还能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我们的思维已经被过量的信息给堵塞住了,太多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脑子里。
没有办法系统运用,到头来,只会让自己对所有的事物浅尝辄止。”
深以为然。反思下我们自己:每天刷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看明星八卦、娱乐新闻,花了多少时间?
在这个人人都对手机上瘾、信息过载的时代,有人却活得像异类。
余秋雨在《开讲啦》节目里曾提到过一件事:有几年,他忙着寻访世界古文明遗迹,相当于离开了社会。
他又不能看电视,又无法看报纸,基本上不知道这几年世界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就对一位传媒老总说:“给我补补课吧。”
老总只花了不到10分钟,就把这几年世界发生的事情讲完了。
余秋雨问:“就这些?”老总说:“就这些。”
余秋雨问:“那中国呢?”中国这几年发生的事,老总只讲了5分钟。
老总看着余秋雨失落的样子,说了这样一句话:“秋雨,绝大部分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就连再讲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余秋雨听着这句话,心里暗自庆幸:“我这几年不管不顾,看来并没损失什么啊。专注于喜欢的事情,反倒收获了很多快乐。”
02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①信息过载,害人不浅。
很多人刷完手机,除了感觉到疲惫外,还容易产生一种虚无感。
产生的原因,通常就是阅读缺乏价值,感觉没有什么收获。
唯一的收获,就是刷手机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带来的短暂愉悦。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身处信息过载的时代,每天接受浅而空洞的信息轰炸,容易令人厌倦乏味。
比起“多而浅”的学习,高价值的阅读便显得格外重要。
②学会过滤信息,是成年人必要的技能之一。
应对信息过载,唯有化繁为简、为我所用,才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信息再多,如果对我们没价值,或者价值较低,可以大胆做减法。
Lachel先生曾提出过滤信息的方法,就是判断是否以我为主:
“我感兴趣的,愿意去深入了解的;恰好可以解决某个问题或疑惑的;对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极其有限的,为什么不用在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呢?
③有效整理信息。
当我们在刷手机的时候,很容易无休止地点开“下一篇”、“下一条”,迷失在冗余的信息海洋中。
我们应学会有效地审视信息,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观察、管理、筛选。
比如说,用印象笔记来收集碎片化的文字、照片、录音,并定期整理;
比如说,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信息为自己的知识。
长期坚持,建立一套自己的流程,可以让我们避免陷入知识过载的陷阱。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须活得swag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