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门手艺》
刘军强著.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7
ISBN 978-7-5598-3004-3
第29章 写作里程与反馈回路
(一)为什么要多写?
1、成长过程
- 鲍勃·迪伦的《风中飘扬》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人?”(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 一个男人的成长过程如此艰难,一个写手的成长过程恐怕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 《霸王别姬》里小癞子和小豆子去看戏,感叹道:得挨多少打才能成为角啊?
2、量的积累
- 在许多行业,工作量都是重要的指标
要想成为老司机,必须开足够的里程;
要想成为资深程序员,你得写足够行数的代码 - 就写作而言,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量,你对写作会缺乏体验。
别人说得再妙,你也很难吸收。
3、写多少
很难有统一的意见。
- 古人云,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如果不坚持写,笔头就会迟滞很多。
- 如果不坚持写的话,这支笔就会干枯下去,最终生计都没了。
反之,如能坚持写作,潜意识中各种知识储备才会被调动出来,才会把一个东西编织得又细又密。
4、研读报告
萧公权先生开示:
- 做研读报告的意义,不在于“应付功令”,而在培养研讨的能力和取得写作的经验。
- 选择专题应当以本人的兴趣为标准。
- 撰写报告应当以写成的文字有日后参考的价值为目的。
换句话说,现在写一篇报告,实际上是在自己治学的初基上安放一撮泥土,一块砖石,这样才不至于虚费时间,徒耗心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48967/458bf5d875b92b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