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故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汇聚百川,是因为它们善于处在更低下的位置,因此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所以圣人想要处于民众之上,必须以言辞向民众表示谦下;要处于民众之前,必须将自身利益置于民众之后。因此圣人能处于民众之上而民众不感到沉重,处于民众之前而民众不感觉妨害。所以天下人都乐于推戴他而不感到厌烦。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名言的原型可能就是《道德经》。
古人喜欢用比喻联想的方式将人生的大道理与某种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种类比很生动形象,容易理解。但逻辑性并不强。因为事情的决定因素可能并不是单一的。
但这种简单的类比在向听众灌输一些理念的时候,往往因为浅显易懂而显得很有效。
任何一种人生道理都有适用的前提,在什么样时间长度内?什么范围内?什么人群里?是有效的?如果这些条件改变了,可能也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
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不高高在上的人更得民心,人民拥戴,最终会赢得支持。这确实是一条真理。
但这是一个长期的结果。而且很多时候是精神上的一个结果。
短期的权力斗争,和现实斗争结果可能并不总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