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从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问诊开始说起吧。是那个喜欢公交车的孩子。孩子妈妈说的很详细,我却听的一头雾水。脑袋里在盘旋着:这孩子应该没有问题吧?是妈妈太大惊下怪了吧。经过老师的讲解,我豁然开朗,跟孩子的症状对起来确实很准。除了佩服老师的资深诊断之外,孩子妈妈在结束前说的一句话也让我思绪难平,她说,我就是想来确定下我们家孩子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AS?同样让我想起一个综艺节目《少年中国强》的一个孩子何布凡,他妈妈也是面对着这样的困惑,我的孩子正常吗?我看完节目专门搜了一下,发现网上有人说何不凡就是AS,当时的心理专家解释要多鼓励之类的话,我想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不过关。
其中的收获主要有两点:
一、认识到了诊断标准的重要性。
二、如何看待给出的诊断标准。
诊断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一方面,从心理医生的角度,只有确定诊断,才能更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或者心理咨询师只有在区分是不是咨询的范围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咨询否则就会出现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患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纳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就拿AS来说,如果我们认为是家长教育的问题,那么会给家长带来很多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有自责等负面想法或情绪。
如何看待诊断标准这是一个问题。诊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诊断也会带来污名效应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DSM-5的出版带来的那么多的反对声音。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之间的界限,是每一个人都关注的问题,然而我们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可能的答案是正常或异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爱,去感受生活。
2013年DSM-5的出版的时候就引来了各界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对。反对最激烈的当属由曾经受到精神医疗迫害的幸存者们组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在APA 2013年年度大会开幕的第二天号召了「攻占APA」行动(Occupy the APA)。也有来自APA内部的批评,DSM-III和DSM-IV的任务委员会负责人Robert Spitzer和Allen Frances连手写了封公开信,用软性口吻重炮抨击DSM-5的制定过程不够透明、严谨,既违反科学检证程序,亦未遵守利益回避的中立原则。新增的许多疾病名称,并未获得真正临床科学证据的支持,而且它放宽诊断标准的作法,极可能造成「病态化正常」,即正常人也诊断为精神疾病。此外还有投注了大量资金协助DSM-5的改版研究工作的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也加入了反对者的队伍之中。不过最后DSM-5在出版之后,迅速挺进Amazon畅销书的前八名,成为书市场的宠儿。
案例二:
一个初中生,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只记得孩子主要问题是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不好。最后大家的诊断是抑郁症。这个案例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应不应该吃药?
对待这一问题,有人说爱是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法。潜在的意思是心理咨询能解决一切问题。提法有些道理,但其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我自己臆想这就好比物理学规律,牛顿力学只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适合,微观高速的就需要用量子力学来解释。对于心理问题,他同时具有两种性质。宏观层面(生理层面)上用药物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已经发现了生理的基础,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我们在生理层面无法解释的,那么大概就需要使用微观的(心理层面)来解决。只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就像暗箱一样,我们看到外在的结果,只能猜想内在的机制,就像对待微观高速的物质一样,没法准确测量一个物质所处的位置和速度。不过庆幸的是微观的粒子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大范围的统计还是能够得出一些宏观的规律的。回到心理问题上,就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了。总结起来,应该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诊断标准,生理和心理两者都要考虑,心理咨询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心理治疗。然而在具体案例中要决定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不同医生或咨询师做出的选择肯定也不一样。
精神障碍的诊断很重要,但也有弊端。但是它是作为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生最重要的基本功。通过这门课程,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人类的对自身的无知,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对待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心理正常或心理异常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去爱,去感受生活。从这个角度说,爱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