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三)

作者: 沙漠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13:36 被阅读0次

古代的真人,不是没有外物的存在,而是没有什么外物能够使他某就私利。而今天的人们却是听说某个地方出现了圣人,于是带着财产去拜见他,希望从他那里获得某种能够某就私利的技能,哎呀,今天的人们所受的迷惑也太过分了吧!算了吧,懂了这些的人也不会在这里教唆了。

现如今,天下人都有了自己对美和丑的评判,然而有很多人在成见都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已经开始对别人的外貌、道德等作出了批判,这就好像是说一个人还没有开始吃任何东西就已经饱了是一样的搞笑。然而,在那个至徳的上古时代,人们的心中没有任何的成见,因此也就不存在美和丑、善与恶等等——在他们的心中一切都是一体的或者叫齐一。因此说,“认为人与万物是齐一的那类人与天为同类,认为不是齐一的那类人与世俗人为同类,然而认为齐一与不是齐一都是一体的,没有区别。人生天地间,一切都是因为爱,所经历的一切也都是体验自己应该要体验的过程。

庄子记载了孟孙氏的母亲死了,他守丧不伤心和哭泣不流泪,仅仅只保留世俗上的守丧形式,但他却能以为别人做丧尸闻名于世。难道他真的是名不副实吗?不是的,道德至高的人实在是值得推崇,他们不是不孝而是超出孝道太多——他们是以天道的眼光看待世俗——虽然他们的形貌与常人无异,但是他们的内心已经宁静到与混沌的境界。这类人不知道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因此说“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这便是天道与人道的区别,但其本质没有分别,是齐一的。

为什么世人第一眼看到那些样貌丑陋的人会感觉到恐怖,甚至是害怕,可是那些残足断手样貌极其丑陋的人却有的能够获得世人的崇拜。这是为什么呢?德充于内,样显于外,才也显于外。故有“夫为不争,故无忧。”他们不是奇形怪状,而是道德的光芒更胜于外貌和其它光束,以至于他们身边的人看不到他们外貌的缺点而只能看到他们的道德。

在那个道德至高的上古时代,每一个人都能活成他原本的样子——原本是宁静的就是宁静;原本是活跃的就是活跃;原本是尘土的就是尘土的——一切都是应时而来而又顺势而去。

泉水干涸了,鱼儿就算是相濡以沫也有可能不能等等江湖的再次到来。家国受难了,人们就算是执子之手和用生命去守护也许也不能对其改变什么,因此有,“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些都是外物带来的罪呀,那些至德的人都把功名利禄当作是自己寻求道德路(走上爱的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我却把它们当作是生活上的必不可少的固有资本。因此那些真正逍遥的人会说“古时候所谓的得志是指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而今却是指获得功名利禄。”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怎么能不见独呢?

相关文章

  • 外物

    我也会痛,情绪来了的时候,被外物伤,是因为被妄念牵着走,喜欢执着这种东西,需要依赖外物来满足自己,心,还没有属于自己!

  • 外物

    都是外物。 生死离别亦是外物。 何况人物。

  • 外物

    想与外物 那天我试着集中注意力在一件单调的事情上面,注意力并不听话,它四处游移。有的时候变成一些有趣的想法,我觉得...

  • 「外物」

    作者:瞿栾镔 有钱则用之亦能取,无钱则存之亦难求; 钱并不为其之重也,其人非外物所相匹。

  • 外物上位

    一个人站在外面的气场,决定了你给人留下的第一映像,在窗台上吹吹风,你可以是飘逸的背影,也可以是凌乱的帅气。 我时常...

  • 外物 6

    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 人如果心境优游自得,难道还能活得不悠然自得么! 真的很难,这恐怕也是人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特性...

  • 外物 7

    当我们在忙碌之余,寻求静养,按摩,安神,修身养息的方法,可曾想,那些本来就在安逸之中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么?圣人惊骇...

  • 庄子——外物

    外物不可必,故龙逄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 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

  • 外物勿扰

    ✨庭前花开花落,天空云卷云舒,风不知所起亦不知所终,只知冷暖寒暑一季,春秋轮回一秋。 ✨天边彩云做秀,灯下少年追影...

  • 感恩外物

    有时候真的很奇妙,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今天在直播的时候,我的网络再次不给力,一会一断,直到三次之后,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物(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r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