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八)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八)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3-05 08:37 被阅读0次

【原文】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译文】

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因此而致败的,叫做“乱”。

【感悟】

在这一段之中,作者继续强调将帅的个性智慧,对作战胜利的影响。

我们平常也说这个军队很乱,究竟怎么个乱法,在这里作者对乱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一、将弱不严

所谓降弱不严就是将领性格懦弱,在军队中没有威严,当然也不能够严格要求军队。这是整个“乱”——军队混乱的根源。所以《孙子兵法》选将从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来进行选择。这五个方面只有一个方面是智力因素,另四个方面都是非智力因素。双方知识相同的情况下,性格和认知是最为重要的条件。比如在《三国演义》之中,最后的三个建立者,都是目标专一,意志坚强的人。而相反,另外一些诸侯,比如刘璋,刘表,袁绍,公孙瓒的,首先在性格上就比不过这三雄,曹操,刘备和孙权。

二、教道不明

这一点强调的是治军的手段和章法。《三国演义》中的三雄都特别重视文臣武将的选拔。然后任用他们高超而专业的智力能力。相对比其他过早没落的诸侯,在治军的章法上就显得落后许多。

三、吏卒无常

官兵关系混乱紧张,也是取败之道。清朝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在训练湘军的时候就特别重视这一点。通过思想教育,通过同乡关系来加强内部的团结。使湘军在不断的战斗过程中越变越强,越变越勇。

四、陈兵纵横

列兵布阵杂乱无常,也是两军交战失败的原因之一。诸葛亮开始辅佐刘备之后,着手第一件事就是抓这一个行军布阵。经过诸葛亮的短期训练之后,刘备的军队战斗力就大大加强了。

总之一点,要防止混乱发生,就一定要在四个方面早做准备,早做预防。

相关文章

  • 孙子兵法21

    今天学习《孙子兵法》的第十篇《地形篇》中的第一讲六种地形的战术要点,地形是作战的关键,所以作战前要仔细审查地形。 ...

  • 将军如何从零到精通:《孙子兵法10地形篇-11九地篇》

    将军如何从零到精通:《孙子兵法10地形篇-11九地篇》 由于孙子兵法的第十篇和第十一篇,内容相近,关系密切,因此本...

  • 2018-06-01

    《孙子兵法》为大家带来第十篇《地形》篇,我将列举出地形篇较为核心和富有生命力的总结论断。”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

  • 孙子兵法24

    今天学习《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第四讲,主要讲知己知彼,知地形。“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 读书笔记《善战者说》 39

    十行采集:《孙子兵法》概论: 《孙子兵法》由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 读兵法(地形篇和九地篇)

    行军篇说了很多种情况的处理办法,也提到了六害之地,为啥单拿出来呢? 地形篇和九地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十、十一篇,还...

  •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小结

    作者:贺贺(Hope) 图片:贺贺(Hope) 地形篇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 1. 介绍了六种不同地形:“通”、“...

  • 孙子兵法23

    孙子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宝也”。今天学习《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第三讲,主要讲将...

  • 孙子兵法-地形篇

    原文:孙子曰: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

  • 孙子兵法.地形篇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td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