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差异和分歧,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可以发现它们的两面性,既有利也有弊。
富兰克林功利主义的两面性
从本书作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引用的富兰克林的那些话,其中蕴含的哲学被科恩伯格总结为“他们从牛身上揩油,从人身上榨钱”,而富兰克林的道德态度也极具功利主义色彩——诚实之所以有用,那是因为它可以保证信誉;同样,守时、勤劳和节俭也可以保证信誉,所以它们被称为美德,在富兰克林的那些话中还提到:“信誉就是金钱”。
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一切美德中只有对自己有好处或者能够产生金钱的美德,才能被当作美德,否则就是无用的东西,即一种“徒劳的浪费”。这种将美德完全功利化的观点暴露出了纯粹的利己主义动机,它将美德与自己能够获得的利益划上了等号,尽管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它在短期内确实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更多的还是弊大于利。
积极方面:联系富兰克林所处的社会背景来看,当时北美殖民地的教育大多移植了英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其特点是脱离社会现实、空洞无用,完全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而富兰克林的功利主义思想极具实用性、世俗性、民主性、针对性,刚好满足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注入了鲜活有力的新鲜血液,推动了美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然而,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容不得一点马虎和差错,任何一点疏漏都有可能对国家和民族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在富兰克林所处的时代,功利主义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样过于功利和世俗的教育,可能会造成人们形成一种唯利是图的思想,变得人情淡薄、市侩冷漠,把任何事物都与利益挂钩。在教育方面,比如现在流行于部分人口中的“读书无用论”,读书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不过随着现代教育成本逐渐提高,一旦读书没有带给他们经济利益上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读书没有用,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去打工。在人际关系方面,人们变得市侩又冷漠,亲情也变得可以用金钱和其他利益来衡量,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在对待叔叔于勒的前后态度反差之大令人咂舌,仅仅是因为他们发现于勒的经济水平由富裕变得贫穷,作者莫泊桑将虚荣和拜金主义那冠冕堂皇的外皮毫不留情的剖开,向读者展示了掩藏于皮下的、肮脏恶臭的人性,揭示和讽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近和疏远完全取决于金钱多少的冷漠现实。因此,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无疑是不可长期应用的。
“低欲望社会”的产生与资本家的剥削关系匪浅
书中提到:“直至今天,仍然有一些肤浅的观察者认为低工资与高利润是互相关联的;所有以工资的形式付出的钱看似都会使利润相应降低。资本主义从它开始起,就一直不断地选择通过这一途径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于是,资本家们为了提高利润,开始不断压榨劳动者,通过降低工资,实行九九六的加班制度等等措施,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成本。打工人们只得拼命工作,但他们付出的劳动为老板带来的收益却与实际工资收入不成正比,差距悬殊,一个“穷”字深深压在人们心头,因为即便再努力工作也摆脱不了这个字,他们的工资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那些旅行计划、购物计划因为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被搁置,住房、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在头上,他们不敢生病,也害怕生病,小病尚可不治而愈,而一旦生了大病,就将面临高额的医疗费,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存下来的微薄存款,可能就会因此付诸东流。长期下来,许多人的棱角和热情被逐渐磨平,他们被迫减少自己的欲望,以适应自己的薪资水平。由此,也就产生了“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社会”虽然是从日本开始的,但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也正在陷入“低欲望社会”的泥沼中,用一句话来概括,根本原因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高欲望与低收入之间的矛盾,人们收入太低,自然就不敢有太多的欲望。
我想,这样的低欲望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并早日得到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