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研究证实了也许学校教育对学习没有直接的作用。
Aeon上三月份有篇文章 “为什么最成功的学生对学校没有热情”(why the most successful students have no passion for school),作者叫李知炫(Jihyun Lee),韩国人,现在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
李知炫调用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e Student Assessment)2015年最新测试的数据。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用一套通用的试题,在多个国家对中学生进行测试,考试项目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考试分数结果经常被媒体报道,人们把它当成各国学生水平的较量。不过PISA的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给各国教育排名,而是教育研究。
考试之外还有一套问卷调查也要求学生完成,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待。PISA要做的事儿就是寻找学生学习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之间的关系。它的最高目标是想知道什么办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到底怎样才能培养更好的学生。PISA项目提供了很大的数据库,研究中可以直接调用这些数据。
李知炫使用2015年最新测试数据,覆盖72个国家和地区,对象都是15岁的中学生(大概相当于初三或高一的学生)。李知炫关心的是学生对学习的观感,和他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PISA问卷调查里,有这么一道选择题:谈谈你对学校的印象,一共有四个选项:
A. 学校对我将来毕业以后的成人生活没有起到任何准备作用
B. 学校整个就是浪费时间
C. 学校帮我获得做决定的信息
D. 学校的确教给我将来工作有用的东西
李知炫就想看看学生给这道题的答案,和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她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
常理假设,好学生应该热爱学校。你每天上学充满热忱,对老师言听计从,对教材深信不疑,对教育体制满怀敬畏,你的学习成绩就应该更好。差生在学校充满挫折感,也许他对学校的印象就不那么好。
但李知炫得到的结果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很多好学生认为学校不起作用,纯属浪费时间,但他们的成绩就是那么好;很多差生认为学校很有用,充满感恩之情,可是成绩还是那么差。
不管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是男是女,生活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结论不变。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他的成绩无关。
那什么跟学习成绩有关系呢?李知炫使用PISA数据发现,** 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对 自己 的态度。对自己能力评估强弱,焦虑感的大小,是否享受学习过程,这些因素对学习成绩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这个研究考察的只是学生对学校的主观印象。也许学校事实上起作用,但是学生以为学校不起作用。
学校的最重要作用的提供了一个社区环境。
有记者采访过霍金当年在剑桥大学时教过他物理的一个教授。教授很谦虚,说“我不能自吹曾经教过霍金任何东西,我的作用也就是督促他的学习进度。”
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学校提供的学习氛围和正反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那些有着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学生学校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