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鱼爱吃猫
你去过武当山么?那里是道教圣地之一,修行者众。据说道家修行分为许多层次,所谓八境九转七十二天梯,世间法修至尽头,才能待诏飞升。每个境界的突破,都是极大的考验,修士称其为“渡劫”。
这许多劫数中,有一劫叫做“真空劫”。什么意思呢?修行者入此劫时,境界仍在,但一身修为法力尽失,仿佛被打回修炼前的凡夫俗子。平日里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此时却再无半点依凭,只能复归普通人的行列,挑水砍柴,洗衣做饭。
修行本就是逆天而为,需要放下俗世种种,一路至此已经历千难万险。修为法力乃是立身之基,护命之本,此时骤然失去,哪有不影响心境的道理?许多修士就困于此劫,多年不得寸进。
武当山只是世间一隅,山外还有滚滚红尘,大千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不知有多少生灵在欲海里挣扎沉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佛说有八苦,而无数个时空里的无数个你我他,都在一遍遍地体会着八苦,从来不得解脱。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哪怕你不是武当山上的修行者。“真空劫”如果只是独属于修行者的一重劫数,那也不值得放在这里讲。尘世中的人们,在人生的某些阶段,同样会经历“真空劫”。历劫需发愿,渡劫需参破。做不到这两样,你也会在“真空劫”里盘桓终日,不得解脱。
凡人所经历的“真空劫”,失去的可能是金钱、地位、名誉、亲朋,以及它们所带来的一切。曾经风光却一朝破产的创业者,曾揽大权却已经退休的干部,名满天下却因丑闻名誉扫地的学者,不幸失去大部分亲朋的灾难幸存者……这些人都在历劫。此外,因为公司裁员而失去工作的人,读了大学才发现不喜欢这个专业回去复读的人,甚至在一个平台上写了200万字却因一个小问题被永久封号的人……这些人也在历劫。
我们之所以是今天的我们,很大程度上是被我们做过的事情、我们拥有的东西所定义的。大家平时见面,大多不会直呼其名,总要加上一些称号,比如“张老师”,“冯老板”,“刘处长”,“李教授”。我们被这些东西定义着,日子久了,我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就像我们天生就是两条胳膊一张嘴一样。
我们很难意识到,别人在和我们打交道时,实际上是在和这个称号打交道。除了你最亲密的家人,有谁会关心称号后面的那个你今天为什么不开心,明天想去哪里吃饭,下周又想花几个小时陪小孩?把这个称号,以及称号背后的那些支撑物拿掉之后,有谁在乎你是谁,又有谁愿意走近那个真正的、拥有七情六欲的你?
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和本我做斗争的自我,何时才能浮现出我们穷尽自身能量也要去追求的超我?答案其实就是:历真空劫之时。为什么?只有当你失去了外界用来定义你的一切,你才有机会通过本我去审视自我。那个忙于应付俗世生活和应酬的自我,那个困在无穷的欲望和烦恼中无法解脱的自我,那个偶尔深夜沉思却总是抓线索而不得的自我。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你剩下的就是自我。
有个曾经身家亿万的老板沦落到开出租车,迎来送往的客人不乏认出他身份者。乘客们有的与他攀谈,有的表示同情,有的甚至直接奚落他。这位老板保持着一个出租车司机应有的职业素养,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客人。没过几年,他东山再起,经过几番浴血奋战,重回商界领袖之位。媒体采访他的心路历程,他说,自己最感激、收获最大的时光,不是商场得意之时,而是跌落谷底开出租车的那段日子。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想明白了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该做什么。之后的东山再起,只不过是他将这些答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这就是一个渡“真空劫”成功的例子。失去一切不是失败,失去之后还无法看到真正的自我,才叫失败。当自我通过思考孕育出超我,真空劫就被你参破了。什么是超我?至高的道德、完美的原则、价值的内化相结合,即是超我。简而言之,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完美的意象,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方向,犹如迷雾中的灯塔、黑夜里的北斗。
到头来,或许还是武当山上的那些修士更具有启发性。虽然许多修士失败了,但成功渡过“真空劫”的人也有不少。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很简单:该砍柴砍柴,该喂猪喂猪,该割草割草,该做饭做饭。生活中该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或早或晚,他们就渡劫成功了。你要问他们何时成功的,他们基本答不上来。为啥?对于一个已经找到自我的人来说,修为法力都已放到一边,连何时恢复的都不知道。真空劫已经不是劫了,又哪里来的成功一说?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