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易经探秘
比:合之道也——三爷侃易经(11)

比:合之道也——三爷侃易经(11)

作者: 令尹子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17:14 被阅读138次
比:合之道也——三爷侃易经(11)

只有理解了“比”字的古含义,才能准确理解整个比卦的意思。

“比”字:甲骨文字形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说文解字》中指出: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都朝左,挨在一起,那就是“从”字;两个人背靠背,一个朝左,一个朝右,那就是“北”,实际上就是“背”,“背”字最早就写作“北”,所以“北”最初的意思是背靠背,表现的是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情景。

比卦(下坤上坎)讲的是前后两个人贴在一起比高低,是一种和谐团结的情景。

原文:《比》卦: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六二:比之自内,贞吉。六三:比之匪人。六四:外比之,贞吉。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上六:比之无首,凶。

释文:《比》卦:吉祥。卜筮表明,永远保持与人相亲的美德则无患。人不能自保其安宁才亲近别人,迟来亲近的就有凶险。初六:与人相亲有诚意,就没有灾祸。满心的诚意就像水灌满了瓦罐那样,最终还会得到其他的好处。六二:六二居内卦中位,和外卦中位九五相亲,是为正应之亲比,所以吉祥。六三:所亲近的不是应当亲近的人。六四:六四从外卦亲比九五,此举纯正,所以吉祥。九五:显明亲比之道,就像田猎时三面设围、留着前面,放过迎面而来的野兽一样。当地的人就不会有戒备心理,吉祥。上六:与人亲比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凶险。

故事一,斩防风氏。春秋时期吴国攻打越国取得了胜利,摧毁了会稽城,从垮塌的土中发现了一根要用大车拉的巨大骨头。

当时的人都不知道这个骨头是什么生物留下的,吴王就派使者去问博学的孔子。孔子说,这是防风氏的骨头。孔子告诉使者,古时候,大禹召集诸侯在会稽山开会,可防风氏迟到了,大禹认为防风氏对其有反心,很生气,就杀了防风氏。防风氏所在的部族,就是当时传说的大人国,这个国家的人都非常高大,应该符合这块骨头的大小。

传说防风氏是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叫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祖先。在神话中,防风氏是个身材高大、力气惊人的神人,当时共工撞断了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导致洪水肆虐,防风氏就取下天上的泥灰来化成成大山,把洪水赶进大海。所以防风氏在传说中是治水的英雄,受到各方的尊重。防风氏迟赴稽山之会,其实是因治水而耽误了行期。据说现在的下渚湖就是当年防风氏治水留下的遗迹。

据传,行刑的时候,因为防风氏长得过于高大,刽子手砍不到防风氏的头,于是就用泥土垒了个行刑台。等台子搭好后,防风氏居然长高了,刽子手只好继续垒土台可无论土台垒多高,都砍不到防风氏的头。最后还是大禹向神明求助,才把防风氏杀死。

防风氏死后,各诸侯都为防风氏鸣不平,大禹听到了不满的声音之后,就派人去调查,知道了原委后,大禹亲自给防风氏平反,并允许建庙祭祀。现今在防风氏故国发现了大量的良渚文化遗迹,与防风氏所处时期相近。有研究认为,良渚文化的突然消失,可能与防风氏的死亡有关。防风氏死后,其臣民分散四逃,加速了良渚文化的消失。

故事二,晏子砬比谏景公。春秋时,有一位贤人,他就是齐景公的宰相晏婴,后人都尊称他为晏子。晏子个子不高,满腹才学,他辅佐齐景公,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在各诸侯国,没有不知道晏子的人。搞外交,晏子也是一位高才。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广为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经常提及。

这里只讲他跟随齐景公一次出猎的故事。一次,齐景公出去打猎。排场很大,猎狗百十条,军士数百人,开着数十辆战车,打着五颜六色的旗帜,就像是准备打仗一样。晏子和其他大臣都一一随行,陪同齐景公打猎助兴。

附近的老百姓早接到通报,知道国君要来打猎,纷纷来到野外,要观看齐景公打猎的盛况。景公有心在臣僚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决心猎获几只禽兽。

经过来回三次捕猎,群臣们都带着猎获物回到集合地点,却不见齐景公的身影。晏子只好令鼓手敲起收兵锣鼓。不一会儿,才见齐景公与随从垂头丧气地回来,齐景公见大家都有猎物,自己连一只小鸟也没有打着,板着脸下不了台。

一位专拍马屁的近臣走到齐景公面前,附耳低语。齐景公听后,马上发怒地说:“朕今天连一只猎物都没捕获,完全是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给我吓跑了。我要好好惩治一下那些老百姓。”兵士们马上抓来一群百姓,齐景公下令,要把百姓都杀掉。晏子知道齐景公是面子放不下,想借此下台。

晏子于是对齐景公说:“这些老百姓真该杀!他们不仅惊吓跑了大王的禽兽,还要使大王因杀百姓,而蒙受名声的损失。今后,人人都会讲大王为捉不住禽兽,就杀老百姓,认为你把禽兽看得比人民还要重!”

听了晏子的话,齐景公终于放掉抓来的老百姓,避免了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比:合之道也——三爷侃易经(11)

启示之一,作为领导者,要团结下属。很多人在成为领导者后,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对待自己的下属非常严苛,对待自己的上级毕恭毕敬,没能很好的团结笼络自己的下属,成为了孤家寡人。下属们也是阳奉阴违,对待工作推三阻四、弄虚作假,整个团队没有凝聚力,更缺乏战斗力。这就说明了团结下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作为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就要广泛接纳那些认可自己理念的人,持续壮大自己的团队;要从严惩处那些叛逆者,以维护团队的集体性,但也不能赶尽杀绝,要留一份余地。

启示之二,作为被领导者,要主动融合。人无信则不立。在一个团队中,诚信必不可少,只有你以诚待人,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充分的融入到团队中。其次要认真落实团队的意志,团队的决定既是大家的决定,当然也包括你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团队抛弃你。最后要主动维护团队,俗话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团队强大了,自己的价值也会得到充分体现。

启示之三,作为社会个体,要与人为善。一个人在社会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经常强调集体的力量,宣传人多力量大,这也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建立自己的集体,构建的自己团队,这样在面对各类风险时,才能更好的化解风险。同时,要学会与人为善,不断融洽身边的关系,造福自己,也是造福别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合之道也——三爷侃易经(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as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