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出门,若安突然发现手机没数据信号了,关机重启反复了几次也没用。难道是手机坏了?想着也罢,这两日正好离开手机网络回归自然生活。
于是去逛商场。
十月,一切都变得清亮,被风吹过的秋天干净得洁尘不染。走在透亮的大街上,若安曾经郁郁寡欢的心,随着秋高气爽的空气也变得透亮起来。
若安想起二零一六年在北京的日子。那时候很多人都开通微信和qq了,唯独她没有开,说不出为什么,她排斥进入网络。熟人秦方爱到他们屋玩,进屋坐那儿总不忘捧着手机和网友聊天,有时会有些炫耀的让若安看网友发过来的照片,女孩很漂亮,美颜拍得超萌,但年龄太小,二十岁初起的样子。她惊讶于三十几岁的秦方竟然和二十岁的小女孩网聊得不亦乐乎。当然秦方还有许多网友,包括一些并不年青的女人。有一个女网友自己跑过来找秦方,还和秦方开了房。那时候若安对网络是极其反感的。
公司里的部门同事都有微信,出于友好,他们也都曾向若安要过微信号,并且对于这时代连老太太都注册了微信若安却还没有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怀疑若安在找借口拒绝他们。最要好的同事小林和彦芬问过她几次了,安,你什么时候才开通微信啊?她却一直没开,一直到离开北京。若安有时想起来也略微有些遗憾,如果那时开通了微信也不至于因为换了手机号码而从此丟失了那些朋友,再也无法联络。
在北京没有手机网络的日子,若安每晚坐在电脑机前反复听一首歌,敲打一些无用的字。那时月光会透过窗户洒在她的手上,就像在弹奏着跳跃的音符。无所事事的时候,她会去王府井溜达去美食街吃烤串去天桥下坐着发呆去公园休闲区系上绳索尝试攀岩,经常去的地方是北京图书馆,每月会抱几本厚厚的书回来读。她的生活却是充实的。
若安突然有些怀念那种没有网络的原生态式的时光。
只是时光不再,再也回不去了。
她把偌大个商场从一楼到二楼到三楼转了一遍,从商场出来掏出手机准备付费时,才发现没有网络钱包打不开。和营业员摆弄了几次,都没有数据网络,若安断定是手机坏了。
营业员也很纳闷,她猜测说,是不是你手机里欠费了要不你打一下我的手机试试?
若安试着拨了一下她的手机号码,果然是欠费给停机了。
可能是她没有看到信息提醒,给忘了充费了。
网络给断了,什么也做不了。若安才真正体会到网络的重要性,无法便捷买单无法速充话费无法发送消息无法和亲朋好友交流无法浏览新闻无法上网帮学生在学乐云教学上完成每天的智能作业……
omg,原来离开网络,你极乎就成了一个白痴,与生活模式脱轨了。
若安赶紧去移动营业亭充了费,倾刻通了数据网络,微信上四条对方已取消视频通话的消息显示。最后一条语音中午十一点半发的:我们在XX饭店等着你,快过来吃饭。
她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半了。
不禁愣了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