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7.29 5:00-6:3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行为与注意力>第二章检视阅读
请参考:永澄共读0729 Day22 by 林霜降 (感谢小伙伴的笔记)
老大决定不和大家一起做excel关于系统1和系统2的整理,而是另外花时间自己做,再和大家分享。
28号早上,佳佳、计林和我用语音聊天的1.5h整理了第一章关于系统1和系统2的整理,30号早上,佳佳、月晓和我继续对之前的整理进行进一步优化改进,成果如下:
成果部分截图通过和小伙伴的讨论整理,对整章的知识点和框架更加清晰明白些,还需后期不断整合修正。
【共读收获】
一、属性阅读法
在阅读时,在书上标注每部分的属性,如:引子、做法、结论、原理。
阅读时,因为书的难度高,往往容易出现情绪,这时要用系统二去控制情绪,把关注点放在书的内容上,而非书的难度上,避免让情绪带着做决策。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
1. 这本书讲了什么(检视阅读)
2. 这本书怎么构成(检视阅读)
3. 这本书说的对不对(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4.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分析阅读)
检视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主动阅读的前两个问题,检视阅读并不一定就快,不是扫视或快视,它是在有限时间里一种最好的完整阅读法。
【思考】
自己在这次返回来重新检视阅读的时候,手拿英文版,对照中信版和台版进行逐字逐句阅读,在看不懂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圈点勾画,三本书都画,最后导致自己疑惑点分散,只能再次三本书结合看才知道所有疑惑点在哪,缺乏系统性规划性。老大的属性阅读法完全类似跳出看作者是如何构建本章节体系的,从而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属性,写在知识卡片上,最后串联成脑图,高手的又一阅读小方法~
【如何做】
1. 三版阅读时,把所有标注在中信版本上;
2. 按属性方法标注每个部分内容在讲什么,并备用草稿卡片或纸张;
3. 将成果形成作品,而不是看看标记标记就等着听老大分析了,做完和老大对比,不断发现问题并修正。
二、学习底层知识
【思考】
老大一直强调,不要什么都想学,一会演讲一会写作等,先保持必要难度去学习概念,底层逻辑、底层规律后再去学具体的技能,那效果能事半功倍。
知识很广泛,如果学习完某个知识,知识有启发感,然后生活照旧,那也只不过是了解了某个信息而已,但是如果学习完后直接能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或做事方法,进而改变生活,那这所学习的才叫知识。
学习底层知识,这个知识能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影响深远,不断提升我们加速度的,才是最值得学习和掌握的。
那么,什么才属于底层知识呢?个人理解关于思考能力的,提升认知深度的,各种现象背后的普遍性规律的知识就属于底层知识。这些知识能运用来解释不同事物的诸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极大提升日后的学习行事效率。比如现如今共读的《思考,快与慢》,老大课堂上推荐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人生脚本》等。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时间花在提升“认知”而非“技术”上。
【如何做】
自己梳理下来对“做少得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这不正是做少得多最正确的姿势嘛!学习底层的基本规律,提高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再来撬动自己的人生吧~
撬动我的小地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