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2013年春节前夕,陆庆屹回到老家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
他16岁那年离开老家,去北京闯荡。一晃,20多年过去,这一年,他已经40岁。
北漂多年,他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这次回老家,他恍然发现,父母已渐渐老去,自己却还不曾好好陪伴过他们。
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每年春节都会回老家。他将相机镜头对准故乡和父母,忠实记录下一家人4年间的生活变迁。

后来,他将拍摄素材剪辑成纪录片,取名《四个春天》。
影片如散文诗娓娓道来,勾起我们的浓浓乡愁。影片上映后,陈坤、周迅、王宝强等明星纷纷力荐,它还获得FIRST影展最佳纪录片奖。
01父母在家就在
2013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陆家父母开始准备年货,等待孩子们回家。

父亲在熏腊肠,母亲做好年夜饭后,打开了电视。
电视里传出费翔的歌声,“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母亲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

退休前,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两人牵手走过半个世纪,养育了三个儿女。
如今,姐弟三人都事业有成,老两口很是欣慰。

吃饭前,一家人祭祖,放炮,空气中充满了年味。
饭后,哥哥教父亲用电脑上网。
父亲指着一张黑白照,说出了几个人的名字。照片上的人,都是他的中学同学。

母亲拿出几双虎头鞋摩挲。
两个儿子连女朋友都没有,她想抱孙子的心却与日俱增。

姐姐也从东北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饭桌上,她笑着说起回乡路上的趣事。
姐姐是64年生人,儿子都20多了,却并不显老。回乡路上,有人问她是不是80后,她为此暗自得意。

一转眼,父母已经结婚50年。
金婚纪念日上,母亲说起父亲当年求婚的细节,笑得合不拢嘴。老两口喝下交杯酒,眼里满是幸福。


空闲时,一家人边翻看老照片,边聊陈年往事。母亲说,当年他俩结婚欠下的账,直到95年才还清。
说到动情处,母亲泪光莹莹。

父母相濡以沫半生,感情始终如一。生活里,他俩经常秀恩爱。
比如,父亲给母亲染发,母亲给父亲理发;父亲拉二胡,母亲摇扇起舞;母亲洗药材时,父亲给母亲喂粥;两人在乡间散步时,会不约而同哼起山歌。

有时,他们也会沉浸在各自的小世界里。
父亲在电脑上听音乐,母亲在隔壁房间做缝纫,两人默默陪伴,无声胜有声。

2014春天,父亲害了一场病,改由母亲熏腊肠。

母亲还做了九碗扣肉。她盘算着,等儿女们走的时候,给他们带上。
烧火做饭时,母亲告诫儿女们,有一天她和父亲都去了,要记得守住家里的传统,再有钱,也要居安思危。
02乡土社会里的人情往来
城市里,人们越来越抗拒走亲戚。
然而,在中国的乡土文化中,走亲戚却是大家族亲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春节到了,亲戚们带着礼物来陆家拜年,坐了满满一屋子人。
母亲陪着大家说笑,等大家都累了,她又跑去院子里摘花椒,准备分给大家。
送花椒这个传统,在陆家已经沿袭多年。

不久,94岁的二伯住院了,陆家父母带着儿女去探望他。
二伯躺在病床上,见到父亲心情激动,两人情不自禁唱起了歌。

小镇的礼尚往来,不仅存在于亲戚之间,也存在于邻里之间。
一天,邻居老伯知道父亲爱花,特意给他送来一株腊梅。
麻尾镇,是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在此生活多年,彼此之间都很熟悉。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几乎不设防。
在这里,你看不到城市人的勾心斗角,能看到的,都是熟人之间的嘘寒问暖。
03岁岁年年人不同
陆家父母辛劳半生,培养出两人大学生。

姐姐在东北上大学,毕业后,留在那里结婚生子。
哥哥在清华教音乐,后来辞职后,成了独立音乐人,现在住在北京郊区。
陆庆屹在北京踢过足球,当过歌手,最惨的时候,还挖过煤矿,现在是摄影师。
父母唯一的遗憾是,两个儿子没有成家,抱孙子成了奢望。
过完年,儿女们陆续离开了家。送儿子出门时,母亲不忘叮嘱儿子,早点结婚。
一家五口的日子,平淡而美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14年秋天,活泼开朗的姐姐患病住院。她得的是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全身。
姐姐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喊着“妈……”状态稍好的时候,她会对着镜头做个鬼脸。
一个月后,姐姐变成了黑白遗照。

送丧的队伍渐行渐远,父母强忍悲痛,没掉一滴泪。直到外孙捧着遗像回来时,老两口才哭出声。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的凄凉……
姐姐去世后,家里没了笑声。父亲的乐器上落满了灰,母亲也常常发呆。
2015年的春节,家里特别寂寥。吃饭前,父母会习惯性地留一个座位,就像姐姐还活着。

夜晚,父亲趴在电脑前看家庭录像。十几年前,老两口还未老去,儿女们笑靥如花。


岁月无声,像一把锋利的刀。
如今,家里少了一口人,一切似乎都变了。往日的热闹,已不复存在。
04接受现实才能活在当下
2016年春天,陆家父母已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
父亲经常担心自己老得动不了怎么办,母亲说,“我会一直陪着你。”
这一年,父亲迷上了养蜂。他特意买来蜂箱,时时刻刻都惦记着蜜蜂。母亲打趣说:“你把蜜蜂都当成初恋情人了。”

春节到了,父母一起做熏腊肠,父亲还泼墨写了对联。除夕夜,一家四口坐在一起看春晚。
哥哥教父亲用微信发语音,母亲在一旁听着,听到父亲的语音时,她开心得像个孩童。
年过完了,哥哥要走了。母亲偷偷抹了一把泪,父亲则望向房檐下的燕巢。

一年年,燕子来了又走,像孩子们聚了又散。
孩子们走后,父亲觉得自己不能闲着。他决定,每天为家里做一件事,比如修凳子,修电灯等。
母亲一如既往地在厨房忙碌,磨豆浆,腌咸菜,照料父亲的一日三餐。

姐姐的坟地在菜园里。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父母总会把坟上的杂草清理干净。
一次,天空飘起细雨,父母又来到姐姐的坟前。望着广阔的田野,老两口唱起熟悉的歌谣。
近处是青草和墓碑,远方有高山和雾霭。
这一幕,哀而不悲,意境深远。

05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
中国人很重视传统习俗,过年尤其如此。
熏腊肠,写对联,放烟花,走亲戚……这些流程,每个中国人几乎都经历过。
它们年复一年上演着,记录下鲜活的生活印记。



陆庆屹一连在家过了4个春节。
第一和第二个春节,一家人温馨热闹。
那时,母亲是家里的“歌唱家”,爸爸是资深乐迷,会手风琴、笛子、小提琴等六七种乐器。

第三个春节,姐姐走了,家里气氛变得非常寂寥。
第四个春节,父母已经接受了现实,不再整日沉浸在回忆中,一切貌似恢复了常态。
自从生过那场大病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母亲忧心忡忡地说: “如果我不在了,你爸怎么面对这个家。”

从母亲的话语里,能感受到空巢老人的忧虑。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和悄无声息的衰老,他们除了坚强地活下去,别无选择。
影片结尾,父母穿行在梯田之间,一边走,一边唱山歌。
他们的身影,温柔而坚定。

这部纪录片是陆庆屹用一台相机拍摄完成的。
站在40岁的节点上,陆庆屹回望自己的人生之路,故乡是一座绕不开的界碑。
故乡,是大山梯田,油菜花香,更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电影一直在拍陆家人的故事,我们却能从熟悉的场景中,见自己,见父母,见众生。
看完影片后,有人感动落泪,有人低头沉思,也有人,掏出手机给父母打了个电话。

06余音与反思
贾樟柯说:“所有的远行,最终都能帮自己理解故乡。”
身在故乡,不觉其好。唯有走出故乡,见识过世界的复杂和喧嚣后,方能品出故乡的好。
陆家人充满烟火气的日子里,透着古朴与宁静,带给我们久违的感动。
尤其是母亲唱的那句,“人无艺术不富贵,不会娱乐是蠢材”,堪称全片的点睛之笔。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艺术,能消解生活苦难,滋养精神世界。
真正的艺术,不在庙堂,在生活里。谁能发现生活的美好,谁就能拥有幸福。
陆家父母,恰好就是这样的人。无论日子有多苦,他们都能坦然面对。他们没有万贯家财,却能活出富贵气。
这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信仰在起作用。
这种精神信仰,往往是大城市人缺失的。人在大城市漂久了,会看淡血脉亲情,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无根的漂泊者,总是很难感受到幸福。
而故乡,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我们生命之初的所有美好体验,都与故乡有关。
走进故乡,就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
用心灵触摸故乡,从平凡中发现美好,能为我们积蓄生命能量,激励我们勇敢前行。

《四个春天》里,生活在贵州麻尾镇的陆家人,是中国无数普通家庭的缩影。
他们一家人,夫妻恩爱,父慈子孝,除了女儿去世成了遗憾,其他方面,几乎堪称完美家庭。
电影的画面很美,充满诗意。每一帧景物截图,都可以当电脑桌面。
但是,电影的不足之处,也相当明显。
第一,节奏不对。前半段拍得太散,且有摆拍嫌疑。直到姐姐生病去世后,“人有悲欢离合”的主题才渐渐显露出来,电影才有了韵味。
第二,有用传统价值观绑架观众之嫌。
电影里,多次出现陆家父母带着儿女们忆苦思甜的场景。
比如,母亲对孩子们说:“以后我们不在了,你们也要把传统保留下去。”
从陆家父母身上,能看到我们父辈的坚忍与豁达。他们饱经风霜,却从不退缩。
这很正能量。
但我想说,外在世界瞬息万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所谓的“把传统保留下去”,与其说是传承,不如说是固执。
然而,老辈人的固执,就一定对吗?
写到这里,想起一件事。
张德芬去印度采访萨古鲁时,曾请教过他一个问题:孩子应不应该事事都听父母的。
萨古鲁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如果子女凡事都要听父母的,那么,人类世界永远都不可能进步。

有人也许会跳出来说,电影只是在渲染亲情的可贵,何必吹毛求疵。
好吧,那我再说一件事。
1999年的春晚上,陈红唱了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
其中,有段歌词内容如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当时,这首歌风靡全国。最喜欢听它的,是父母。最厌恶它的,是子女。
我还清楚得记得,我的一位同学啃着苹果说,她爸妈就爱听这个,而她每次听,都起鸡皮疙瘩。
世间最绵长的是亲情,最难忘的是乡愁。
道理,我们都懂。
我真正想说的是,亲情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自然。《四个春天》很真实,却不够自然。电影里,隐含着一种说教和规劝的意味。
一部讲述温馨亲情的纪录片,看似阳光明媚,内核却暗戳戳地怂恿儿女对父母产生愧疚感,终究没能逃脱《常回家看看》的窠臼。这是本片的最大败笔。
中国的导演,什么时候摒弃“高台教化”的毛病呢。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