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童年赶集卖货,曾经热闹的乡村集市,还能走多远?

童年赶集卖货,曾经热闹的乡村集市,还能走多远?

作者: 知农峰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22:25 被阅读0次

    农村集市冷冷清清,农民不需要赶集了吗?乡村集市还能坚持多久?

    说起来集市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特别是农村人,赶集是必不可少的经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已经没有集市了,而是被更有秩序的农贸市场替代。

    其实农贸市场和农村集市区别很大,首先,农村的每个集市地点都会隔几天“逢集”。举例小编老家来说,镇上的集市按农历日期计算,逢单有集,10天两“会”。

    “逢集”是每月的1.3.5等单数日期,“逢集”开市较早,主要是买菜卖菜。蔬菜保鲜期都不长,隔一天“逢集”也方便村民买蔬菜。“逢集”一般大清早就开始了,商贩和菜农都会早早的赶来市场,等待顾客的前来。“逢集”时间并不长,一般上午9点左右基本上就结束了,和城市里的早市差不多。

    现在镇上有许多大超市,村民购买蔬菜也很方便。不过乡镇逢集习俗并没有消失,集市上卖的蔬菜很多都是村民自家种的,售价一般会比超市便宜。而且多是刚刚采摘,特别新鲜,很受村民欢迎。

    上图:“逢集”以蔬菜为主。

    “逢会”的日子也是固定的。每月的3.9.13.19.23.29。我们那里称呼这样的集市为“赶会”。“赶会”就比较热闹了,卖衣服,卖鞋子,卖小吃,卖水果蔬菜,卖书,卖树苗,卖宠物等等,应有尽有。集市会从天明一直持续到天黑。

    而且为了农民购物方便,管理部门还特意划分了”专营区域"。有服装布匹,宠物市场。另外其他品类的货物,也有约定成俗的固定区域,大家都会“扎堆”摆摊出售,方便村民购物。

    以往到了逢会的那天,镇上各个村子的村民,甚至外乡镇的村民都会”赶会“。有专门做生意的商人,也有出售自家农产品的农民。有人赶会买东西,也有人来看热闹。虽然镇上也有商店,但因为房租的问题一般比较贵。农民过日子自然要精打细算,这也是地摊货受欢迎的原因,便宜!

    上图:“逢会”货物齐全。

    小时候家里就是专门赶会做生意,贩卖一些内衣裤,袜子,鞋垫类的小物件。父亲在附近工地干活,母亲就会骑着三轮车到集市出售货物。既然是生意人,自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雨雪天气,母亲每天都会赶集。

    怎么天天赶集?

    很简单,我们镇是3.9日,附近别的乡镇有的2.8日,也有1.7日。镇上还有几个小集市,都会和附近的集市错开日期,保证镇上每天都会有集市,方便附近的村民及时买卖物品。

    这么规划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当时农村物资贫乏,大家都不富裕。买东西的人少,看热闹的人多。错开时间可以“积攒”一批真正有需求的农民,让集市的生意不至于太冷清。要知道,集市是有人管理的,摆摊要收管理费的。

    农村集市生意巅峰时期,很多村子设立集市地点。为了吸引商贩摆摊增加集市人气,集市成立初期都是免管理费的。是不是觉得套路很熟悉?

    上图:以往热闹的集市。

    小编童年的假期大都是陪母亲赶会度过的。家里为了做生意还特意买了一辆三轮车,人力脚蹬三轮,现在都快淘汰了。

    两个集市地点一般离的不近,大多是10里左右的路程。要去集市做生意就必须早早起床。每天母亲都会4.5点起床,做好吃早饭后,才会喊我起床。那时候饭菜特别简单,烧地锅下点米,上面放几个馒头即可,下饭菜多是自家的酱菜:酱豆,腌萝卜,糖蒜,冻蒜等等。

    饮食简单做饭就快,吃饭就更快了,几分钟就能解决“战斗”。我吃饭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收拾的。昨晚就收拾好了。母亲不放心每次出发之前都会在检查一边:货物有没有绑好?零钱有没有准备好?三个轮胎是否饱满?打气筒,水壶.....

    出发的时候天不太亮,灰蒙蒙的。乡村土路太多,道路难行。我坐在车帮上,母亲用力蹬着踏板,带着我慢慢前行,遇见上坡下坡就是我出力的时候。

    图:老式三轮。

    到了集市天蒙蒙亮。农村规矩多,老摊位都是有主的。不管你来的多早,好位置都没你的份,为此吵架打架的不在少数。母亲入行晚,守规矩,只能在集市末尾寻找位置。

    农村摆摊做生意,位置很重要。

    位置差,人流少,生意一般不怎么样,减去管理费挣不了几个钱。不过不管生意再差,到了中午,母亲都会买些包子或者烧饼做午饭,茶水自备。

    其实,只有我陪母亲赶集的时候,母亲才会买东西吃。平常母亲都是带两个馒头,喝点凉开水对付一顿。夏天还好,冬天只能找老乡借点热水,泡开了再吃。

    每次赶集回家母亲就会记账,卖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该进货的时候就做个“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利润被管理费和午饭吃去了一半!可把母亲心疼坏了,管理费没办法,只能埋怨我这个“败家子”。不过,一个人做生意不方便,母亲还会喊我陪她去,午饭还是会买。

    农村赶集的生意做上3.5年,自然会有固定的摊位和老顾客,生意也慢慢好起来了。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集市的生意越来越惨淡。乡村的一些小集市,买家还没有卖家多!其实卖家并没有增加。

    上图:冷清的集市。

    这样的小集市,生意人都不愿意去,慢慢的这个小集市消失了。

    随着农民工潮涌入城市,留守的农村人越来越少。镇上的大集市也走向了末路,甚至波及到镇上的商店。

    没有人,哪来的生意?

    千年的钟声敲响,母亲决定将剩下的“货渣”送给亲戚朋友,结束赶集的生意。父亲决定和同村人一起外出打工,我在外地上学,已经半年没有陪母亲赶集了。

    农村老家不能没有人,母亲决定留守。“可惜了,去年才买的新三轮车。"母亲对闲散在家的事耿耿于怀。

    母亲的决定是对的,后来几年,集市上的生意越来越差。很多做了10几年的老商贩,也开始另谋出路。以前镇上最繁华的地方是镇南集市附近,现在也是门可罗雀。

    倒是镇北新建的乡镇广场,后来居上,成为新的“镇中心”。镇南集市也只有过年“赶会”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往日的风光。

    前几年,县城集市被取缔了,取代它的是更有秩序的农贸市场。农村乡镇的集市还能坚持多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文章原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赶集卖货,曾经热闹的乡村集市,还能走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lb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