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了一部美剧叫《Living with yourself》,讲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上苦苦挣扎的男主人公听从同事劝说接受了一次新颖的温泉疗法,据说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可等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被一个全新的、增强版的自己给代替了。原来所谓的温泉疗法是店家克隆了一个新的自己,并修改了缺陷,然后把旧的一埋了之。
为啥聊美剧?因为这一章上来先讨论哲学问题,探讨“究竟是什么让'我'成为'我'?”如果说真有能够完全克隆身体细胞复制神经状态的技术,这样一个人造的我能不能被称为“我”呢?我的记忆、我的身体、我的思想究竟是哪一部分决定了在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的不同时点上的我都是同一个人?
从这一哲学问题出发,作者引申到尝试回答为人父母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早期的童年经验,尤其是那些由父母直接影响的童年经验是如何影响我们之后的人生的?
作者说几乎没有科学证据来支撑“童年早期经验会影响今后人生”这个简单的观点。注意,这里只是说没有科学证据,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从日常观察和经验看,童年时的经验会塑造一个人成年后特定的性格特征,但同时童年之后发生的事情也会掩盖童年的影响。“3岁看老”这种童年决定论也不可取。
这一章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童年只是成年后的'我'的一部分,并不是童年的经历导致我成长为某种成人,而是作为成人的'我'中包含了我的童年。”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天的基因,另一个是后天的教养。父母对孩子最明显的影响是基因遗传,不以父母的意志而定。而关于后天教养部分,我们的日常直觉是父母营造给孩子的家庭环境对其成长影响最大。市面上各类早教机构、学习机构在你朋友圈儿里发的广告宣传语,大部分都在说如果父母不怎样做,就会给孩子造成某一种遗憾之类的,利用的就是这种直觉思维。甚至还有各类育儿专家群,有一套“完美妈妈”的标准,新手妈妈稍微做得同标准不一就会引来各种指正的声音。
但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如我们想象那样,只要父母教的得当,孩子就能按父母希望塑造的样子长大。也不能说孩子日后有任何性格或行为上的“特立独行”都是父母的失职。家庭环境只是后天教养中的一部分。况且在孩子的成长中先天基因和后天教养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很难进行区分。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培养”父母,高需求的宝宝可能会让原本焦虑的父母更加焦虑,而父母的焦虑又会进一步让孩子感到不安。即使是在同一家庭里,挑剔而难以安抚的孩子所面对的妈妈可能就完全不同于温顺安静的孩子所面对的妈妈。这不仅仅是由于我们无法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回应根本不同的孩子,事实上,即便你分毫不差地对待每个孩子,你的行为对他们而言也有不同的意味。
读完这一章后,再去翻翻《教养的迷思》吧,如果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效果,那么《教养的迷思》会给你一些父母能做什么的意见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