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安静或者悉索。
一位妈妈和一位小姑娘打破了这片氛围。"只要你喜欢读这些书,我都可以给你买。"我被这位妈妈的霸气吸引过去,顺便瞟了一眼那些书,《如何写作文》、巜优秀学生必读》等等,而就在此时,我看见了小姑娘脸上丰富的表情变化,从惊讶到无奈,再到欲言又止,她的红扑扑的小脸一瞬间更红了,而妈妈还在说着,她对读书的人生体验。
无独有偶。同一个书店。一位爸爸带着女儿,爸爸非得让女儿读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巜红岩》等系列书籍,女儿一直在说,爸爸,我不想读这个。可是爸爸对女儿的辩白和反馈无动于衷,依然坚持自己的推荐和热心。那天,走得匆忙,我没有看到这对父女最后的故事。
从这两件小事,我们看到:
一、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教育,大多数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垂直灌输,而且不容反馈和反驳。其实,我当时就想问问,这些书你自己看过了没有,别说没看过,就是看过了也不应该如此霸气推荐。孩子有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有自己对书籍对文化最现实的需求,他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只是在经济上暂时依赖父母。而父母绝不可仗着拿捏,强加意志给孩子。
二、关于读书内容。或许孩子只是想买一本巜斗罗大陆》,因为班里的孩子都在看,她无法加入他们的讨论和交流。或许孩子只是想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比如漫画,比如绘本,而父母总是以为只有满满的一页都是字的才能读。经典的书籍的力量勿庸置疑,但以我的经验,大学时读起来都费劲,何况还是一个孩子。中国有句古话,开卷有益,只要孩子愿意读,让他们成为自己读书的主人,自由选择就是最大的动力。
其实,我还见过一家三口,在书店里大声地评论、争吵,呵斥孩子,这个不应该出现的故事,就让它成为这篇文章的结尾,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还书店一片安宁和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