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概念是否熟悉?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概念是从心理督导课咨询师的口中听到,字面上看就是慢慢地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但我在网上搜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标准的解释。根据看到的资料,我尝试概括一下,一个问题通过小的帮助或者修补表面上或者短暂得到解决,但是没有从源头上处理,导致问题反复出现,这就是慢性化。
刚才看的心理督导演讲中,李松蔚老师介绍德国的心理治疗在几十年前就开始研究,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完美细致的治疗,特别是住院的病人,会否反而阻碍了病人的康复,使他们不能适应离开医院的生活,变得慢性化?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证明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出现这种状况,他们会反复发作出现病症回到医院。当医院改变这种照顾方式,病人的情况转好,医药费用也大大减少。
对于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对于我们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我们都要警惕自己的做法,是否真正产生效力,如果问题重复出现,证明事情有可能向慢性化发展,这时候,我们的就不能沿用以往的做法,而是作出一些改变换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