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法无边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摘自元音老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摘自元音老

作者: 十年一井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15:12 被阅读36次

    2012-01-14 16:18:08| 分类: 奇文共欣赏 |举报|字号 订阅

    ‘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著在法上,故观法无我。

      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慧为体的。因人之苦谛有身、受、心、法四义,就以身、受、心、法而观其‘不净、苦、无常、无我’,以慧观的力量,使念住于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即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四正勤’就是一心精进修行此四法的意思。又名‘四正断’,即能断懈怠之意。或‘四正胜’,即于策励身语意中,此为最胜。以能意中决定,而断然行之,则名‘四意断’。这四法的内容是:

      第一、对已生之恶要把它断除,而勤加精进。

      第二、对未生之恶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进。

      第三、对未生之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进。

      第四、对已生之善要使之增长,而勤加精进。

      四正勤就是精进不懈、勤奋修持,从上述四个方面策励修行人,从身口意三方面断恶行善。我们修道就是要从身、口、意下手,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身口意,而四正勤为最好,故为四正胜。

      ‘四如意足’。刚才我们讲了,四念处是修智慧的,修‘实智慧’。四正勤修‘正精进’。智慧、精进增长了,但由于定力弱,使修行人还不能如意遂愿,故须修此‘四如意足’四种正定。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之‘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所谓如意,是指六种神通中的如意通,由定而生起。足者,乃依靠之义。比如:我们的身体是依足而立的。那么,六通中的如意通是依靠此四种定而生起的。又因修定能生起神通妙用,凡事都能随心所欲,你想到什么地方,就能到什么地方,所以又称之为‘神足’。在我们修道的次第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谓之资粮位,然后就是加行位,而这四定正是依加行而命名的。

      第一、欲神足:欲于加行而生起定,就是你想得到这个神足的定,依欲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二、勤神足:于加行位上勤修此定,精进勤奋,不懈地努力,依勤奋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上,一心专注,依正念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第四、观神足:于加行位上观察理,即观照,心不驰散,依观之力,则定引发而起。

      加行位中,虽然有许多法,但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为四如意足。

      ‘五根’。根者,能生之义、增长之义。比如:草木以根而生长。五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法皆以信为首。‘信根’,即信三宝、信四谛法,信根坚固,则可精进修持;‘精进根’,又名勤根,精进勇猛修法;‘念根’,念念不忘正法;‘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失;‘慧根’,开发智慧,能认识真理。此五根是生一切善法之本。五根坚固,则可引发五力。

      ‘五力’。力者,用也。五根增长,则可不为烦恼所坏,有治五障之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如我们时时刻刻地念佛,就是为断除贪嗔痴三毒邪念;‘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有了定力,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三界内之见思烦恼均破了。

      ‘七觉支’,觉乃觉了、觉察之义,此法能使定慧均等。其觉非一,觉法有七种,故为支或分,即七觉支、七觉分。又因七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此法修后能成菩提正道,故又名‘七菩提分’。有: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第一、择法觉支:即以智慧选择所修之法。任何修行人开始下手修道时,首先要选择相应的法,其含义有二:一是以智慧选择法门之真伪,选正离邪;二是选修与自己根基相契的法门,这样容易成就。如同一个生病的人,若对症下药,病就会治好,如不对症下药,病则治不好。

      第二、精进觉支:选择了相应的法门后,则要以勇猛之心,精进不懈地力行正法。若间断、时修时停、一曝十寒,都是不行的。

      第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法喜充满,乐于修法。

      第四、轻安觉支:修法得当,则可断除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松安乐。

      第五、念觉支:时时刻刻观念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

      第六、定觉支: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

      第七、行舍觉支:舍离一切虚妄之法,一切都不住。我们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俱足无量无边的妙用,那还要什么东西呢?一样都不需要。古禅师说:‘无有一物可当情。’一切都舍了,一切都放下了。

      上述七觉支中,若修者心浮动,可用轻安、行舍、定三觉支摄之;若心沉没,可用择法、精进、喜三觉支起之。定、慧各三支,随用一支,得益便止。念觉支常念定、慧,通于两处,定慧均等。其余六支,依上述随修者之需要而选用之。

      ‘八正道’。此法是通向涅盘之路,故谓之道。其道离于偏邪,故谓之正道。是圣人所修之道,可证得阿罗汉果,故又谓之圣道。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种,称为八正道,或八圣道。

      第一、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后,有了正确的知见,以无漏之慧为体。

      第二、正思惟:见四谛之理后,能正确思维,使真智增长,以无漏之心为体。

      第三、正语:以真正的智慧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儒家曰:‘非礼勿语。’以无漏之戒为体。

      第四、正业:以真正的智慧断除身之一切邪业、一切不正当的行为,而做清净的身业、正当的行为,以无漏之戒为体。

      第五、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谋正当的职业,离弃邪业。以无漏之戒为体。若为了名闻利养,以供生活挥霍,就称为邪业,又叫邪命,有五种:

      ( 1)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

      ( 2)宣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

      ( 3)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利养。

      ( 4)大言壮语,而现威势,说大话,欺骗人,威吓人,以求利养。

      ( 5)说所得利,惑动人心,以求利养。

      第六、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勤修涅盘之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无漏之勤为体。

      第七、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以无漏之念为体。

      第八、正定: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定是无出入之大定,即无论何时何处,对境都不动心,不糊涂。

      八正道中以正道为主体,总为无漏,是见道位之行法,而七觉支是修道位之行法。所以,七觉支、八正道属于修行次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摘自元音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t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