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引领,我说我喜欢把问题整合。
其实,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就是找到文章的切入点,也就是能把课文串连起来的主线,让学生能够顺着这条线清淸楚楚的明了课文内容,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往往我们听有些老师的课,你会发现整节课他会不停地提问题,问题精确到点点面面,生怕讲的不精。整个课堂都是在问和答中渡过的。结果,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累,学生学得更累,可效果呢?只能是个问号。
其实,课文没必要那么费劲的绕,只需要做好一步,就可以轻松搞定。那就是——对问题进行整合。
如: 对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每篇课文只需要设计一到两个问题就够了。比如六年级上册《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它主要讲述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我只设计了一个问题,即: 用"——"画出有关光未然的句子,用"~~~~~"画出有关冼星海的句子,认真读读,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就这一个问题,学生一路研讨下来,完全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不仅能从重点句子分析人物的品质,感受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在交流探究中,由于反复地朗读重点句子,从而潜移默化的加深了课文内容识记。更重要的是学生多项能力得到训练,如: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等。这样,老师很轻松,只要做个听众就可以了。
再如,像歌颂英雄人物的文章《我的战友邱少云》,也只须一个问题,即: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可别小看这问题的简单,它有时候会让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问题往往辐射面广,没有局限性,可以打开孩子们的话匣,他们可以依据自己的体会来畅所欲言,我们老师也能真切的聆听到孩子们的心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设计的问题是:文章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找出来读读,并说出感动的原因。学生很快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即:围绕“感动”,分两条路线分析,父亲——感动,儿子——感动。文中有一句描写儿子说的话“爸爸,先让他们出去吧,我不怕。我知道道……………………”有个学生针对这句话谈了他的体会,他说他很佩服阿曼达,阿曼达不仅勇敢,而且品质高尚,他的勇敢表现在他临危不惧:他不怕余震的发生,不怕黑暗,不怕寒冷与饥饿,不怕死亡。他这一让,也许让出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作者给我们的仅仅是“我不怕”这样的字眼,可我们的孩子却能走进文本,和主人公产生共鸣,联想到废墟下的寒冷、黑暗、以及三十八小时的饥饿、还有余震的发生,试想,这样的答案,还需要我们老师教吗?
当然,问题的整合只适合对文本的解读,至于其他一些内容,比如理清文章脉络、课堂中所渗透的习作指导等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还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引导。 总之,教无定法,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实践、去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