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记创新,是个大话题。
今天我们不谈笔记领域的商机,也不谈从墨水,笔的类型,文字后期ocr精准度,也不谈各种手账,思维导读式笔记。
今天我们只谈我从我同学身上学到的一种笔记做法,这种笔记比较适合干货类型为主的读物的笔记。
按这种做法,大多数干货类(非虚构类作品)一般来说,需要阅读者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
而且,根据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带着问题读,得到的收获肯定远大于无所谓的阅读状态。
第一,自由书写部分
摘录书中金句或随心写一点想法
第二,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三,答案
作者关于这个问题给到的解决方案
第四,抬杠
请用你以前的知识积累,看作者说的有无道理
第五,价值
这个知识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帮你挣钱上的价值
如果你有兴趣,看看下面我同学的笔记页面(这是从知识干货集中地,得到APP知识城邦来源中下载的)
笔记案例第一页
笔记案例第二也
可能有人会说,这几个问题看上去简单,就是梳理作者的想法,然后评判有无价值。
按照这个套路,我们还可以梳理出一套更完整8步操作的模型
第一,自由书写部分
摘录书中金句或随心写一点想法
第二,问题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的一个核心问题
第三,答案
作者关于这个问题给到的解决方案
第四,抬杠
请用你以前的知识积累,看作者说的有无道理
第五,价值
这个知识在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帮你挣钱上的价值
第六、传递
你准备将这个知识通过何种形式教授、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也懂得
第七、实施
你在近期的何种场景、何种实际工作中准备怎么运用这个知识
第八、反馈
你在对这个知识运用一段时间后对效果的检测与评估以及原因分析等
在这里,第6、7、8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和迭代需求的一个改进。
第六条,是因为以教为学,只有教会别人你才理解得更加深刻,完整。
第七条,是基于成人教育的原则,以实践为导向,只有实施了的知识才能发挥作用。
第八条,是实施一段时间过后,回头再看前面笔记中干货的有效性进行再评估。当然,这里的一段时间,原则上可以为一个业务周期,或一次完整的某活动执行完毕。
可能有人会说,作者介绍,作品思想内容这些难道不记在笔记中?个人认为,这些内容随便一翻工具书或百度,随时能找到答案,你要是不想你的笔记本变成网络信息的摘抄,还是尽量减少这些信息的机械整理记录成分吧!
你觉得呢?
欢迎各位留言分享你的读书笔记做法。
当然,这种笔记做法,也可以适用于你参加干货分享类型的讲座,直播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