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关于公共空间的思考

关于公共空间的思考

作者: 清新语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14:28 被阅读0次

余秋雨先生是我很敬佩的文化大师,他文笔大气,观点犀利,敢于直视内心。他的文章用散文般的优美文笔写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掩卷三思。最近我在《中国文化课》上面读到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一些弱项进行了阐述,其中有一个就是国人漠视公共空间,说的非常好,就分享让大家一起思考。

知识分子的责任就在这里,必须为了理性精神不惜与公共习俗发生冲突,并支付足够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使公共事务中出现了公德。正是这种公德,让公共空间不再冷漠。

只有热心社会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勇敢地进行理性设计,才能建立一系列符合公德的社会规范。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晚上,德国斯图加特的一个路口,我和一位当地学者站在那儿等红绿灯,路上并没有车辆,因此我们就谈起了眼下的这个社社会规范,为什么没有车辆也不能闯红灯?这位德国学者告诉我,路上没有车也不能闯红灯,本身就是一种经过严格严密推断的社会公德,推断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数据证明,穿越马路而受伤害最多的人是孩子,孩子主要是通过观察来接受教育的,包括交通安全教育。路口,正是孩子们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第一现场。

第二,即使路上什么人也没有,但很难保证,街边密密层层的窗口中,没有孩子们俯视的眼睛。孩子们总喜欢在窗口看,那是他们的人生课堂。

第三,由于前面这两个推理,这就进入一个悖论了:当你安全地穿越了红灯,等于告诉孩子们穿越红灯没有危险。只有当你遭受伤亡的时候,才能给孩子们以正面教育,但是谁也不愿意为这种教育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所以第四,就只有一个选择了,也就是既不让孩子们看到闯红灯的安全,也不让孩子们看到闯红灯的伤亡,那么只能是彻底地不闯红灯。

这种思考方式,就是看康德所说的在公共事务中运用理性的范例。当知识分子用勇气和理性提升了公共事务,那么反过来,他们的精神地位也大大提高,成了真正的公众人物。

社会公德,是一种不必哪个权势者下令就能在公共空间看到的行为习惯。具有这种行为习惯的人,就是合格的公民。听到救护车鸣笛,看到残疾人过路,遇到小学生放学,都会自觉地停车让道,这中间,没有任何权势和财富的印痕,没有任何空话、大话的左右,没有任何界限的划分。对一切弱势群体的关爱,对一切求助者的回应,对一切受灾民众的捐助,这都属于公德的基础行为。因此当救灾壮举中喊出“以人为本,生命第一”这些无界限无等级无差别的口号时,正说明中国文化已向着精神上的公共空间大步迈进。

相关文章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思考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合理的设计方向,因为文中总结的问题及所展示照片非常贴合实际,所以...

  • 公共环境设计

    1.总论 1.怎样理解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空间、开放空间和外部空间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公共空间:有...

  • 公共空间

    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城市人比农村人更需要,为什么呢?因为农村人没有更多的私密生活,他们的生活空间都是半开放的,而城市...

  • 公共空间

    中国文化的一个弱项:漠视公共空间。 中国文化对公共空间一直比较黯然,历来总是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

  • 公共空间

    今天去水木清华社区做志愿者,进行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需要挨家挨户。 我和几个同事分到了某号楼,这座楼算是楼王吧,在...

  • “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关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早,今天我看了一篇 陈波.公共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J].人民论坛,2018(21):125-12...

  • 千盟园景解析商业城市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商业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范畴,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很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

  • 公共空间的情绪

    早上无意翻到了宫雪花的抖音,刚好又在讲李靓蕾的事,完全是一种封建女性思维,就回了三大段小作文,有点赞的也有攻击我的...

  • 公共空间的素质

    人真的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千万不要多管闲事爱说教。某个群里,今天一天都是某个人不停的在转发文章链接视频链接,真...

  • 家装

    家是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在空间之问中装家庭,进化公设是可以变化的,良好的活动,良知的思考。 装家空间:大尺度公共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公共空间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a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