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全民富二代”出游现象,暴露了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不管家境如何,都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问题是,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提供物质享受,孩子就会感恩父母,努力学习吗?
未必如此。
普通家庭最危险的教育,恰恰是踮起脚养孩子。
这是一个全民富二代的时代,我们指责富二代的行为失当,但其实我们都是富二代的践行者。
多少普通乃至贫寒家庭的父母,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
平日里父母买件打折的衣服都要考虑半天,给孩子假期旅游花费上万眼都不眨;
自己的手机卡顿到不行,给孩子买最新款的手机;
但这种“穷家富养”的方式,累了父母不说,还会把孩子变成一个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会经常质问父母为什么不买个大房子让他养狗,在放学时候大手一挥请同学喝奶茶回家找父母报销,一个生日宴就花掉好几千……
父母心疼孩子没有错,可当富养没了底线,就会成为扼杀孩子美好品质与生存能力的刀子。
给孩子高于自己能力的生活,只会换来孩子变本加厉的索取。
他们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也不在乎。
他们只会把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人当做提款机,认为自己就配享受最好的。
这样的“富养”,最终一定是寒了父母的心,也赔上了孩子的品行。
养孩子走过很多坑之后,我发现其实无论是穷养、富养都不是问题的核心。
问题的核心是,你要让他们从小把钱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只教会了他花钱,予取予求,势必会造成孩子不懂感恩,甚至自私冷血。
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懂得体恤父母。
只有当他们切实体会过父母的不易,才会心生感激,用懂事和努力来回馈家庭。
有些家长时常责备自己没本事,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
还有些家长不停地压榨自己,宁可背上巨额债务也要让孩子接受贵族式生活和教育。
但对普通家庭来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让他躲在温室里逃避生活的真相。
而是尽早让他知道家庭条件有限的事实,让他在实践中锤炼自己,获得拼搏的动力。
有位教育家曾说:好的教育是灵魂的建设,不是金钱的堆砌。
为人父母最大的远见,是从不是“踮起脚”养孩子。
比起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赋予他优秀的品质,让他拥有独立行走世间的能力。
明智的父母,不会一味给孩子锦衣玉食,而是力所能及地给予、身体力行地指引,让孩子学会感恩与独立。
如此,孩子才能创造自己的命运,成为家庭未来的领跑者和建设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