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电影院
文/丁茉莉
小时候生活在古城,那个年代最令人兴奋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
古城最繁华的地方是小隅首,因为那里有食堂,有百货公司,更因为有一家印象中最早的电影院。
从家里到电影院,步行也就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没事就喜欢到那里逛着玩。
看看影院外墙上张贴的本月排片计划,差不多三天演一部电影,一个月大概上演十部,再看看宣传栏里的电影剧照,盘算着准备看哪一部。
电影院是东西方向,银幕在东边,总共30排,每排30号,影院内摆满了长条椅子,每条椅子应该是坐五个人。
每逢上演好电影,不仅买票挤,开场前进影院也挤,散场后出影院还挤,感觉看电影的人特别多,影院内经常都是座无虚席,甚至有些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看。
因为看电影的人太多,常常买不到好票,不是太偏了,就是太靠前了,我有一次跟着家长看外囯电影《桥》,坐在第一排,需仰着脖子看,散场后因为太挤,我把围巾也弄丟了。
后来,在大隅首以南,县里建造了政府礼堂,好像归财政局管理,主要用于县里开大会,不开会的时间就用来放映电影,这样一来,极大地缓解了县城内只有一家电影院,观影人数太多的压力,在老影院买不到票,就可以去政府礼堂看,多了选择,也多看了许多电影,《庐山恋》,《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这样的好电影,我就是在政府礼堂看的。
因为太喜欢看电影,小时候常常会想:长大了能在电影院工作,该有多好。我小哥有位姓崔的同学,就住在电影院旁边的家属院,从侧门可以直接进入影院,电影可以随便看,真让我们羡慕得要命。
随着观影人数继续增加,两个影院也嫌不够了,接着第三家影院落成。
这家影院位于北门东侧,分上、下两层,名字叫北关电影院。在那里,我看过的好电影有《燃烧吧!火鸟》,《妈妈,再爱我一次》,《汪洋中的一条船》等等。
三个影院,多是错时演同一部电影,跑片子,那个年代的人都深有体会,这边演完了一片子,下面的片子还没送来,就得等,电影看着正起劲,戛然而止,让我们等得心急火燎,"来了!来了!”,随着喊声,片子终于送来,接下来继续看。
古城内有了三家电影院,看电影,不仅可以选电影院,如果三个电影院放映的电影不同,还可以选电影。
记不清什么时间了,古城内第四家电影院修建完成。
这是一家露天电影院,位于当铺街,在一大块平整的场地上,砌了一排排的水泥凳子,作为观影人的座位,银幕应该也是放映电影时临时布置的,因为太简陋,遇到刮风,下雨,或寒冷的冬天,估计都会歇业。
在那里,我只看过一次电影,好像还是站着看的,名字叫《大渡河》。
小小的古城,只有1.13平方公里,却有四家电影院,让我们的学生时代过足了电影瘾。
但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对电影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电影放映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局面。
不知不觉,几家电影院,随着古城的开发改建,相继消失不见了。
还挺想念,从前古城的电影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