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8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13/25
原文:
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萎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疝气错误,当为痞气——译者注),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㿉隆;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㿉;微涩为内㿉,多下脓血。
原文译文对照:
~~~~~~~~~~
脾脉急甚为瘛疭;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非常急促,即频率非常高,患者会有手足抽搐的证候;
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稍微急促,即频率略偏高,这是脾阳虚引起的膈中病。证候为脾失健运,会因脾气不能上通而致饮食入胃后又吐出,大便多泡沫。
缓甚为萎厥;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非常缓慢,即频率非常低,这是脾热,有四肢痿软无力、手足逆冷等证候。
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略微偏缓,即频率略偏低,这会有风痿病,因病在肌肉而非内脏,所以四肢痿废不用,而神志却很清楚,好像没病一样。
大甚为击仆;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力道之来势非常洪盛,即脉波的横向度量非常宽阔,这是阳气亢逆,病状表现为会突然昏倒。
微大为疝气,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力道之来势略微洪盛,即脉波的横向度量略偏宽阔,这说明脾气壅滞,为痞气病,腹中有大脓血且在肠胃之外,也即胰腺炎或胰腺肿瘤。
小甚为寒热;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力道之来势非常细弱,即脉波的横向度量非常狭窄,这是中阳不足,故发作乍寒乍热、既怕冷又怕热的寒热病,也就是疟疾。
微小为消瘅。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力道之来势稍偏细弱,即脉波的横向度量略偏狭窄,这是内热消瘅,也即多食善饥、多食却日渐消瘦阶段的糖尿病。
滑甚为㿉隆;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非常滑润流利,即脉动之波线非常圆滑顺溜,这是湿热内盛,故发阴囊肿大的㿉疝病和小便不通的癃闭病。
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略微滑润流利,即脉动之波线略偏圆滑顺溜,这是湿热郁久而生虫,腹中会有长短不一的各种寄生虫,如蛔虫、类似桑蠹虫(天牛)的腹中寄生虫等。寄生虫的活动引发腹中炎症,而使患者感到腹中发热。
涩甚为肠㿉;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非常粗滞卡涩,即脉动之波线锯齿感明显,这是肠颓病,因气少血多而寒,寒则滞,气滞血伤,冷气冲下,直肠脱出。
微涩为内㿉,多下脓血。足太阴脾经的俞穴太白穴处,若其脉动与正常应有的脉动相比,显得略微粗滞卡涩,即脉动之波线略带锯齿感,这是肠内㿉脓、脓肿,故大便带脓血。
~~~~~~~~~~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7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9
推荐:猴子森林48:以笼代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