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029767/63cc762b66f2ed1d.png)
当一个人仕途遇阻,身于宦海却不和光同尘,他不是不知道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他不是不知道决定他命运的人的喜好,他不谄媚,不趋炎附势,他忠诚,他有真见却不被理解,还因此被人打击报复。
他不甘,但他选择了沉默;
他孤独,但他选择了坚守。
有一天,他在江南遇到了冬天的甘橘,在寒冷的季节里碧绿依旧。
想到自己如今虽有一腔献身事业的热情,却不被任用,孤孤单单,正和这寒冬腊月天的丹橘一样啊。
是什么让它如此耐寒,经冬不调呢?难道是因为它根下的土地对它额外温暖?没有,它和自己一样,都处在寒冷的土壤中。
只是因为它天生有一颗坚守岁寒的心。
像这样好的丹橘树,应该要送给那个需要它的人欣赏。像自己这样满腔事业心的人,应该要让需要自己的人拥有啊。
可是,这么好的丹橘,却没办法送给那个需要它的人,就像自己,无法跨越那重重障碍,去那个能挥洒自己才智的地方有一番作为。
机遇是如此的可遇不可求,你无尽的争取、探寻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你所面对的人,他不具慧眼,在平庸的桃李和高贵的丹橘之间,他更爱慕桃李,却不肯接受丹橘。
面对这样的不公,自己却无法与人争辩,只能对着这丹橘弱弱地吐槽,微微地抱怨。
在如今这样慕强的年代里,这像是一个失败者纠结又不甘的无用的呻吟。但,今天的你我,又有几个在利益面前敢于坚守本心,勇敢发声呢?
他选择了坚守本心,他已经放弃了名利。他只是在这一切之后,有一份渴求理解渴求施展抱负的心罢了。
没了名利,无法施展抱负,收敛的自己锋芒,做一颗岁寒的丹橘,总算是在家乡终老。
他就是唐玄宗时期宰相张九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29767/74fd6b0d66162812.jpg)
写到这里,我想起另一个人,他和张九龄一样为人正派,他勤恳为民,刚正不阿,执拗正直。
在自己的大领导不务正业时,他安顿好家人,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给自己备好了棺材),慷慨激昂给大领导写了一封信《治安疏》。
在这封信里,他说大领导不好好工作,迷信歪门邪道,生活奢侈,结果习惯了听美言的大领导气得把他抓进了大牢里。
这个人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清官海瑞。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29767/a4c200465701c02f.jpeg)
敢做,敢说,都一样冒着巨大的风险。但是,没有听信张九龄忠言的唐玄宗在逃乱的路上,无不感念识人、忠贞、贤能的张九龄;海瑞一心为民深受老百姓爱戴,在他病故后,满城老百姓自发上街祭奠哭拜。
本真的难能可贵,在于它需要跨越重重阻碍。正因如此,所以值得敬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26029767/9fa242624a81fd6b.jpg)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张九龄的诗吧:
感遇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