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我有幸拥有个个能干优秀的大学同学。更有幸坐享其成她们组织的毕业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南京、苏州、徐州、常州的同学聚会。特别是最近的一次常州聚会,当时大庆的同学对大家承诺:接下来的三十年2018年的聚会,由她接过聚会的会旗,欢迎大家来一次冰雪之行,赏北国风光!
说实话前一次聚会大庆同学这样的承诺接棒,我还真没往心里记。本来估计大庆这位同学也就是前一次聚会桌上酒后之言,不必当真。因为大庆就这一位同学,身体也欠佳,组织这样的聚会活动,作为东道主是费力费神,非常辛苦,一个人组织更是需要足够勇气与能力。没想到该同学一诺千金,按时发出了邀请。
发出邀请前她自己已经有计划、有安排,比如安排当地知心朋友各种帮忙等。发出邀请也就等待聚会同学的到来了。现在通知报名很方便,一个微信群就可以搞定。当我看到同学群里邀请报名通知时,一是感动大庆这位同学信守承诺以及她的盛情,二是我也很想借此机会一睹北国的冰雪风光。平时想去一直没下决心,这次借此机会立即约了南京另一同学一起报了名,第一个买好了机票,并把买好的机票具体往返时间发到了群里,供大家参考。很希望抛砖引玉,其他同学跟着效仿我们,一起报名接龙下去。
一次同学聚会报名
没想到的是我们三五个人报名去的接龙后面不见接龙,而是报名请假的接龙越来越长,并且是一个接着一个:我不去,我不去!大有怕请假晚了请不到似的。有说老父老母轮到自己照顾;有说家里要装修;有说要搬家;有说孙儿要照顾;还有的直接没说理由看着哪边势头猛站哪边,自然选择请假接龙。请假接龙羊群效应,势不可挡。掐指一算能报名去的所剩无几,眼见着报名去的接龙三五个,根本达不到聚会的气氛。我决定私下里联系几位同学,希望她们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大庆同学的感受,能去的尽量参加。我们都已经年过半百,大东北的同学聚会人生是第一次也会是最后一次。趁着我们腿脚还灵便,身体还算硬朗,一辈子生活在南方的我们去体验一下大东北的寒冷也不是坏事,人生在于体验。
一次同学聚会报名
我们这批同学除了本人混了一辈子,没名没利、没出息,其他同学个个事业有成,官成名就,我也一直以有这些能干优秀的同学自豪。可今天大家都到了退休或接近退休,也完全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多点考虑了。我们这年龄确实到了上有老父老母的赡养伺候,下有孙辈要照顾。但我们好在不是独生子女,我们都有兄弟姐妹,人生难得的一次东北之行的几天也是可以将伺候父母任务换班给其他兄妹,孙辈照顾更不是我们义务,装修也不在乎这几天,搬家也可以调整……总之想去总能克服所谓的困难,不想去请假的理由可以千万条。
当大庆的同学面对一个接龙一个说着不去的场面,也忍不住在群里发了好几条伤感的语音:觉得大家太不给面子,在南方的每一次同学聚会,她都是单枪匹马,无论工作多忙都会赶来。确实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作东请客,在群里发了邀请通知,比如一共请10个,8个人同一时间在群里说着:我不去、我不去!你会是什么感受?会是什么体会?真是俗话说的请人吃饭也难啊!在我们报名去的同学私下努力,加有些同学听了大庆同学的语音有所触动、感动,最后终于能有总人数达25人左右报名去的接龙了。
一次同学聚会报名
我们这批同学虽然个个在社会上身经百战,深谙人情世故,但我觉得这次聚会接龙请假报名方式有些欠妥。只想着着自己请假完成任务,根本没有考虑作东主人的感受。如果能考虑到,那就应该选择不急于跟着请假,应该缓一缓,等报名去的人数多了,你再请假也来得及,这样作东的人感受也会好受些,细微深处见体谅!从这次聚会报名也可见:见机行事、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十二字多么的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