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听到这样的话,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开始焦虑?如果,你还知道,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的“三千万语言鸿沟”论断,是不是更焦虑了?0–3岁,就会在孩子之间形成三千万个词汇量的差距?
到底什么是“三千万语言鸿沟论断”呢?著名的“三千万语言鸿沟”论断指出,儿童早期语言的习得水平受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它可致使不同儿童的语言词汇量出现三千万,甚至是五千万的鸿沟。
那什么又是社会经济地位呢?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以下简称SES)是指与个体或家庭的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职业等因素相关的衡量标准。社会经济地位能够影响父母对婴幼儿教育的投入(物质方面的投入和精力投入)和亲子互动质量,例如经济条件更好的父母相对来说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绘本等),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互动,他们较高的文化水平使他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使用更加丰富的词汇,在环境的影响和父母榜样示范的直接作用下,这些因素会影响婴幼儿词汇的掌握情况。而那些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家庭,父母可能忙于生计,与婴幼儿的交流较少,较低的文化水平使他们使用的词汇的重复性水平相对较高,久而久之,两种类型家庭的婴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词汇差异。
研究者发现,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与父母是一致的。
而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告诉我们:大脑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化影响着儿童的语言发展,0—3岁婴幼儿的大脑具有相当程度的可塑性,所以,这一阶段被认为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为了抓住这关键期我要多和闺女叨叨,贴近生活及日常场景,注意丰富自己的词汇。
寓教于乐,在孩子愉快的心情中,学习效果更好,各种针对语言的小游戏玩起来。
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亲子阅读。睡前故事,让孩子愉快的入睡。
我性格内向,不是个爱叨叨的人,甚至到了惜字如金的地步……起初的改变很艰难,下一片文章,如果和我有一样困扰和焦虑的家长可以看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