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更,碎碎念。
第222天
序
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一个学渣(无数次强调,哈哈哈),但是我是如何开始逆袭蜕变的?
回过头去看:阅读。
突然发现那句真理:读书,改变命运。
001 从一本书开始,开启100天33本书
因为迫切需要改变,自己交了四位数的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社群。
然后有一天组织者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名字痕鸡血:《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现在来看,还好当初我没有因为这么土鳖的名字,错过它。
全书用一个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在失恋、失业的双重打击下,如何靠阅读,逆袭人生。
1.1 第一阶段:100天33本书
主人公在故事里,遇见了自己的贵人,并告诉他:阅读吧,开启100天读33本书的旅程。
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大学毕业后早就不读书了,突然让你三天一本书的读,会很懵逼。
但是主人公认为:我已经无路可选,死马当作活马医。就去做了。
而现实中的我,也是跟着屁股后面一点点跟上。
一口气买了33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然后三天一本的啃。
这个阶段,我主要是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习惯。
要说有什么改变,大概也只有“变怪”了。不玩手机看书了,还不够怪?
1.2 第二阶段:1年100本专业书
当你知道的越多,发现自己越浅薄。
当我读完33本书之后,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找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接下来的一年,陆陆续续读了100本专业书。
有时间管理类的,理财类的,健身类的。当然相当多的是工具书,偏实用。
在这个阶段,我不再单纯的做输入,而是有输出。
把自己的所学做分享,甚至卖自己的知识。并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开启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1.3 第三阶段:见100个牛人和读50本人物自传
我总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有多少精斤两,是你自己说的,而是别人感受的。
当有了前面的积淀,你可以去见一些你认为的“牛人”,去读一些名人的自传。
梁启超先生说读书是为了:做学问,学做人。
这个阶段,我就大量的对标自己的偶像,去看看别人的人生是怎么样的。
很有意思,你会发现:有钱人活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可能过的和你一样普通甚至不如你。
但是思维方式的碰撞,是会激发出更多的火花。
经历过这三个阶段之后,我的读书变成一种习惯,不再是任务,不再是折磨,而是和呼吸一样,如影随形。
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建议读一下《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的。
002 读书,总有走偏的时候
满瓶的水是闷的,半瓶的水才会晃荡。
当我进行到某一阶段时,总会有几个误区,让我走的好辛苦,却还沾沾自喜。
2.1 追求数量和速度
当我能三天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原来读书并没有这么难。
慢慢的,我开始不再考虑我能从这本书里获取什么知识,而是一味的追求数量和速度。
关于快读阅读,有训练眼球的(不要回读,指读,卡时间读同一段),有说方法的(选择性跳读、重点读哪些)等等。
不是说快读阅读不好,而是当我的注意力全都在速度上时,我忘记了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2.2 各种“辅助”读书法
听书,是时下最流行的“读书法”。他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并且符合我们“没时间”读书的痛点。
读书会,是线下交流,放下手机,让我们面对面的交流书里的知识。
这里会有什么坑?
那些听书,只不过是“别人”读完书,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讲给你听。
因为你没时间嘛。
参加读书会前,你会“囫囵吞枣”的读完这本书,然后混一个气氛。
你只是在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不焦虑而听书。
回想下十年前,你不曾阅读的时候,你会这般焦虑吗?大概是不会的吧。
2.3 研究各种读书方法论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作者讲了许多方法。
我也参加过许多读书训练营,再加上自己有阅读量的基础,很快琢磨出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
当然更多的只是适用于“工具书”。
因为再怎么研究,《三字经》、《论语》这类书,你怎么可能跳读、速读、主题阅读。
你大概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品”,思考。
还有许多坑,我大概能想到的最大的三个坑就写在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补补。
003 如何选书?读什么书?
3.1 不读别人推荐的书
很反人性是吗?
为什么我要读你推荐的?
我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有你的。你喜欢的一定是我喜欢的嘛?
同理可证:大多数畅销书也不是你的首选。
挑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有眼缘的书,都值得一读。
是你在选书,不是书选你。
3.2 读经典畅销书
这里的畅销书,一定有个前提:经典。
比如一本改版n次的书,一版再版的书,20年前写的,现在依旧是畅销的书。
一本书能红一年不可怕,可怕的是能红20年,甚至更久。
说明其中的道理,已经被历史“验证”,可读,值得读。
3.3 豆瓣8.0以上的书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书,或者无法主观判断,去豆瓣上“验证”吧。
一般豆瓣上8.0以上的书,都可以算作经典书。
004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个来自灵魂的拷问,我就简单聊聊自己的看法。
读书,在学生时代,是应付自己的家人。
那个时候,感觉自己的任务就是读书,读不好就要挨打。
我只是为了不挨打而读书,当然也没好好读啦。
后来,因为人又蠢又懒,发现“混不开”了,被迫选择了读书。
也就是我的读书进化论开头那一段。
慢慢的,当我读的多了,我发现读书,能真正的解决很多问题。
我也和很多朋友聊过,有些人因为无聊读书,有些因为兴趣,有些因为工作。
但是有几个朋友从来不读“有用”之书,更多的喜欢小说、散文之类的。
他们说:我只是想从书里,升华自己。
大概用时间管理的话说:我们的一生实在太短,那就用书,来延长我们的“生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