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一篇优秀的,极佳的文章,即使是一个孤独的人在阅读,也会在他的心里掀起了情绪的波澜起伏。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
就象美食,需要新鲜的原材料一样,你掌握素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思路和逻辑
搜集素材:
第一,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挖掘一手的素材,尤其是稀缺性素材。
第二就是要求我们要尽可能的海量搜集资料。
搜集到50万字的素材所写出来的文章和你搜集5万字所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延迟满足感的一个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前期做的这些工作呢,大量的去搜集素材,这些工作别人是看不到的,你我们看了很多,这个素材最终可能只有2000字,3000字呈现出来啊。
新媒体文,需要我们把一些很深度的一些文字资料、素材资料整理成一种很浅显的、大众能认可的、一种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出来。
拿到一个新的选题,前面没有什么太多的积累的话,我们要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素材的搜集呢。如何获得第一手的素材,真实有效可靠的素材。
从下面几个方面
1. 本人传记
2. 本人微博,
3. 亲自出面接受的媒体采访,
4. 别人接受采访的对他的一些评价等等,
5.本人出的书大概的去翻了一遍
6.别人写的一些资料传记
7.人物的时代大环境,
8.时代大环境中其他相关人物一些关系里。
其实这样一个搜集的素材的过程呢,他其实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那对于素材我们不能只是掌握了,我们还要消化,还要处理。
那消化处理素材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
我要集中优势的兵力去各个击破。
读完整本书以后呢,想到了什么主题,在整本书中就去专门针对这主题,去搜集资料
带着这个问题去在这本书里找出来,去搜集素材。
不论我们是把书读厚,还是把书读薄,这都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功课。
只有把这些功课做得越扎实了,我们写起来才能够越轻松。
写文章的时候啊,千万不要刚看了一点资料,比如说看看到个两三万字的资料以后,他就动笔去写,其实这个时候你觉得你自己的资料是差不多的,但是你真的去写的时候,那个资料是不够的,你思路远远是不够打不开的。
只有我们掌握大量的素材,不管是大纲还是观点,都达到了特别满意的一个状态的时候,再去动笔,这时候再写就能够洋洋洒洒的,写起来也就非常轻松的,非常顺畅的就把文章给写出来了。
基本原则
第一、能用一手素材的,尽量不要用第二手素材。
第二、能用新的素材,尽量别用老素材。
第三、如果一定要用老素材,要活用,让老树开新芽
第四、运用的素材一定是一种很细节的具体细节的可感的素材。
第五点,就是说对于素材,一定要学会取舍。
有些素材,他可以直截了当的去支撑我们的观点,支撑我们的主题,那这样的文章这样的素材是需要保留的。
把很多很多没有直接体现主题的一些素材也写了上去,造成了文章啊,这个主题不突出,还有一个就是说,分散了读者对于人物的感知的一种直观能力。
作业:
问题:先定选题,后找素材。还是先有素材,后定选题。又或者是别的说法,谈谈你的理解。
先选定选题,在海量的素材中,大致分一下类,有个初纲,观点。
再带着问题,找详细素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