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力管理方面,人生是一次次短跑,而不是马拉松。
因工作猝死这种事情开始真正进入我的注意力范围是天涯副主编金波的离世,说实话我一直没办法忘记过这件事儿,我可能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倒在了他挚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一点点的警告和预示,来不及和亲爱的家人告别,未竟的事业还在前方挥手等待着奋斗的人到达。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必须要肯定这些人对于工作的赤诚之心,其生命的深度远远超越常人,其精神之可嘉我们甚至感到惭愧。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讲,这种自杀式工作方式才是真正的反人性。虽然他们极具深度,却无长度可言,无法将自己的价值细水长流的输出,进而持续性的创造价值。
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宿命,为了不被淘汰,我们全身心的扑到工作上,不问方式的好坏,这其实是大脑逃避思考的最好的例子。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体验过肾上腺素致幻的困境,对压力上瘾,追逐身扛重任的感觉,那时候的我愿意为工作付出生命,因为我觉得值得。但是我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把每一个工作做好,只是单纯的追逐有压力的感觉罢了。最后的结果是身体免疫力系统全面崩溃,神经衰弱,医院欢迎您。
暂且我们把人生价值输出看成是“时间”和“单位时间精力投入”两个维度组成的坐标,仅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我们的人生确实像是一场考验肌肉耐力和精神意志的马拉松,但是,从精力管理角度来看,它应该是短跑,冲刺之后放松,积蓄好力量在冲刺。这和我以前练习变速跑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可以证明:我们的祖先进化了三万年,最终形成了白天打猎、劳作、工作(付出精力),晚上休息(恢复精力)的昼夜节律,这就证明了正确的精力使用方法应该是消耗-恢复-再消耗-再恢复循环往复螺旋前进。其实工作中存在次昼夜节律,那就是工作90-120分钟休息一下。学生每上40分钟课程之后会休息10分钟,也是一种次昼夜节律的体现。
全情投入,精力管理的四个方面: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真正的人生大师其实不是罗某人那样擅长时间管理,而是精力管理。他们能在工作的时间里做到全情投入,没有这样的状态,工作再久,产出也是有限的。四个方面的管理帮助我们能够高效耗能,也能快速完整的恢复精力。
体能是每个人高效行为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精力源。
体能最关键的调节器是呼吸和进食,都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习以为常到忽略的事情。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如何才能出众?做好呼吸、饮食、睡眠、锻炼这些最最基础性的生理工作,就已经赢了60%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速率不可避免的下降。通过每周3-4次的间歇性训练的能够很好的提升心肺能力,增大精力容量,使得身体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更加高效的恢复。力量训练则能帮助缓解肌肉流失。过了40岁,如果没有日常的力量训练,我们平均每年会失去1/2磅的肌肉。坚持训练也能够延迟“力不从心”的到来。
遵循次昼夜纪律,为了保持全情投入的状态,每工作90-120分钟,我们就要休息片刻来恢复精力。
如果说精力管理是金字塔,体能就是最底层的支撑。
图源Pixabay
积极调动正面情感为全情投入服务才是真正的高情商的表现。
单纯的变换频道就能调节情感,正确的放松是对高效工作的最大的尊重。所有能够带来享受、安全、满足感的兴趣活动都可以,主要是表达出对这些活动的重视,这些时间神圣不可侵犯的,快乐本身便是奖赏。
而情感再生的深度或者质量则是另外一回事儿,他取决于活动的吸引力、丰富成分和生动性。看电视、刷抖音都可以带来短期快速的精力恢复,但是却容易让人消耗过度。
相比之下,一次酣畅淋漓的锻炼,一次认认真真的作画、唱歌,几分钟的正念冥想等等,恢复精力的来源越丰富越有内涵,就越能补充精力。在重压之下尤其明显。
积极扩充情感容量,情感也像肌肉一样,在撕裂、再生的过程当中变得不断强大。情感容量只能帮助我们在一定范围内承担一定的负面情感,适当走出情感容量的舒适区,让自己能够“海纳百川”,才能不断的提高情感包容的上限。
情感容量的最高境界是包容所有的情感,而非逼迫自己在一对对立的情感当中二选一。要善于观察自己是否存在认知偏见,保持开放的大脑和胸怀。
图源Pixabay|克制愤怒,保持愉快
创造专注和乐观的思维,保持精力高效输出
全情投入最重要的是保持专注。
最有益于全情投入的思维精力是现实的乐观主义——认清事实之后依然保持希望,这也是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主义。
持续挑战大脑可以有效的预防老龄化思维衰退。
意志精力帮助我们活出人生的真谛。
这里的意志并非某种宗教概念,而是通向最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和超越个人利益的意图。它的支撑因素有真诚、风险、正直与诚实。
这一部分的练习可以让自己花点时间写下你人生中最看中的意志品质,然后观察自己的生活中每件事是否在执行这些原则。
顽强的意志精力是金字塔顶端的资源,甚至可以弥补体能上的严重不足。
养成积极的仪式习惯:越是忙碌的时候,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面的问题也许回答了如何在常态下保持全情投入,但是却没有更近一步的回答,重压之下的我们该如何比别人表现的更为出色。
好,回答这个问题。
自制力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只应该被分配在重要的事情上,错误的分配精力影响非常大,甚至会违背初衷,背道而驰。
这一点女生在减肥方面是最有体会的,只不过大家没有深度思考其本质。
某一天中午被“刺激”到,下定决心午饭只吃一小份蔬菜沙拉,但还没到晚饭时间就开始各种薯片酸奶轮流补偿自己,不仅没达到减肥的效果,还把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差。
这种现象也很好解释,习惯的突然改变是要消耗极大的精力的,所以你就很难能抵抗想吃点好的补偿自己的诱惑(因为精力已经耗尽)。
减肥最好的方法是养成锻炼、饮食的好的习惯,不要试图挑战我们薄弱的自制力,因为这些都是稀缺资源,要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其他事情靠习惯维持就可以了。
其实面对愈加紧张激烈的工作环境,积极的仪式习惯体现出来的价值更大。因为面对的困难越大,我们越容易退回旧日的生存习惯,因此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主观意愿和自律性的局限在于每一项都对我们的自制力有强烈的需求,也容易耗尽精力储备,不管是制定健身计划、决定午餐内容和控制挫败感。因此压力之下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就会帮助你表现更为出众。
乔布斯和小扎都高价制定了自己的衣橱,看似每天都单调的服装搭配其实是他们精力管理最好的佐证,把精力用在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有所成就,否则精力就像不值钱的卫生纸,哪里都可以扯一点来用。
话说我清理完自己的衣柜,把每周五天的穿搭写好贴在柜门上,我感觉早上时间真的又充足了很多。
作为INTJ女,其实很喜欢制定计划的方式,提前一晚把自己第二天的服装、饮食安排妥当才能保证做梦时候不梦到这些事项;一个简短会议的发言提前两天准备好也可能会获得满场掌声。
合理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的节省精力,避免临场手忙脚乱。
养成积极的仪式习惯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30天或者60天的养成周期;
更为重要的是对时间和行为的准确规划,每天晚上8点钟准时练字20分钟远比每天练字更具有可执行性;
进行积极的事前准备(为某一个特定场合设计的正面行为):如果我抵挡不住甜品的诱惑我就吃一小块水果;
适度使用自制力资源:每次只做一点点改变,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
促进积极的仪式习惯养成有两个好的建议:规划方式和记录进展。
规划方式:每天设定养成习惯的任务,重复预想,明确目标,设定自己的行为。这些可以在休息时、洗澡时、跑步时进行。
记录进展: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总结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按照预想进行,有差距要自省自知自我纠正。
写在最后:我们很多人都误解了努力工作的含义,经常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而忽略了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事情。一段亲密和谐的恋爱关系,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一份独特的爱好,一次酣畅淋漓的锻炼,这些都不是对时间的浪费,而是对精力最好的恢复和重建。
所以不要再以工作到没有个人生活为荣了,这恰恰是你偷懒的表现。
学会聪明的工作,平衡好生活,人生漫漫,要学会自我拯救。
自我认知和挖掘应该是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课程,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加优秀的自己。
图源Pixabay
90后北漂女,健身路上的失踪人口
自我认知的小学生
下一期聊点什么还不知道。
—— —— written by 莹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