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元节。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刚起床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吃完午饭突然给想起来了。
梦里,老公带我看灵魂。他说他可以看到,只要稍加练习,很多人都可以看到。我说,我知道,只是我就是很害怕。后来,不知怎的,我也学会了看灵魂。他们是透明的,穿着衣服的,和我在《当我们死后灵魂去哪儿了》这本书里描述的是一样的。而且,还看到了小狗的灵魂。当我真的去面对这些灵魂,甚至能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内心的恐惧就消除了。其实,感觉和肉体的人没什么两样。只是灵魂更轻盈,更年轻。

前段时间看了这本书,台湾竖版,非常喜欢。当我们从死的角度来审视生命时,会更加洞悉自己这一生的意义,抛除那些不太有价值浪费生命的事情。
作者是美国的灵媒大师艾珂•波亭(Echo Bodine),常在全美做巡回演讲,并自己举办工作坊教导有关直觉、灵疗和死后的课程。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保持着好奇开放的心态,没有去纠结它的真假、是否符合逻辑。
作者生来就可以通灵,遗传到她母亲的特质。通过她的描述,我知道了关于灵魂的真相:
•灵魂是真实存在的,并且量子力学已经科学地证实了这一点。
•灵魂是透明的,并且是穿着衣服的,看起来比肉体年轻健康,它和肉体之前有一个像脐带一样的带子连接在一起。人死后,这个带着就断了,灵魂就会去“那边”。
•灵魂会在人熟睡时出体
我知道了人往生后灵魂的去处:
•灵魂去往“那边”的过程,就像婴儿从母体娩出时一样,经过一条隧道,隧道那头有一束白光射来,那头有往生的亲朋好友迎接。这和我看到的其他有过濒临死亡体验者的描述是一样的。
•灵魂回家后,会一种浸入上帝爱里的感觉。“我在上帝的爱里,上帝的爱也在我的身体里”这种奇妙的感受
我知道了关于“那边”的事情:
•“我看到一座古雅的小村庄,街道上铺着鹅卵石”,
“沿路山陵起伏、花草竞开、绿意盎然,还有溪流、湖泊和河流。那里的花朵不仅颜色鲜艳而且气味芬芳”,
“那里风景如画,放眼望去尽是蓝天绿地”。这些是关于“那边”描述的一些摘抄。看到这些句子,我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心想“啊,这就是我想要的家啊”。
•“那边”竟然也会有社区,会根据每个灵魂之前所相信所认同的观念各自分类,真正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生前认为自己死后会下地狱的人,他们死后灵魂真的会去到地狱,这个地狱不是真正的地狱,而是他们心中所认为的地狱,一旦这些灵魂有所成长不再相信地狱的存在那么这个“地狱社区”会自然而然消失。
我知道关于自杀者灵魂的真相:
•即使是自杀,上帝依然眷顾这些灵魂,依然会进入上帝的爱里
•自杀者的灵魂一般都会为自己的自杀行为感到懊悔不堪
•自杀并解决不了灵魂的成长问题
我知道了灵魂进入俗世的过程:
•每个灵魂在降临人世前,都是和灵魂长老们共同探讨过此生蓝图的。比如此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家庭出生才能更好地完成此生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也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即使他们给你带来了很多苦难,可是这是你灵魂的选择,他们是来帮助你成长的。
•每个人在出生时死亡日期基本就定下来了,作者称为“灵魂退出点”。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星盘,有的人只有一个“灵魂退出点”,有的人会有好几个“灵魂退出点”。
•灵魂在结束一段生命后,中间一般会休整60年才会再次转世。
还有很大篇幅关于如何给临终者关怀的建议,家中有临终者的真的很适合读这本书,这里就不赘述啦。
看完这本书让我我有一种全新的体验。虽然老公看完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反问我:人家这样写你就信啊?咳,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差异啊……我还蛮相信自己的直觉,我觉得这就是一本很真实很好的书,可能书中有些内容因为生而为人的局限写得没那么精确,但对于灵魂有追求的人而言,真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我想《寻梦环游记》的导演编剧是不是都看过这本书或者都向灵媒者打听过,电影里描述的和书中所说的很一致。
所以,我相信,我那位陪伴我长大的外婆,现在一定在“那边”过得很好。她几乎从未出现在我的梦里,是因为她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也不想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灵魂要一直成长,每生每世都在不断成长,都有自己需要修行的课题。不知道我自己的前世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以后会去到什么往的世界,这让我更能铆钉当下,过好今生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