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三到五年定位的问题。我想应该是由固定职业转向自由职业,当然还是要有足够的副业收入为前提。
要寻找自己清晰的“定位”,其实就是用心去听清楚自己内心的最真实、最响亮的声音。
个人长期的定位,早两年前就已经思考的很清楚了:
我余生的事业,其实就是要做好一个父亲,做一个孩子们引以为傲的好爸爸,将我的四个孩子培养成985大学生。
也就是说,余生,我的所有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
所以,我在两年前就开始启动了加速读书计划。
从前年的每天至少读十页书,到现在的每三天至少读一本书,粗略计算,到今天我已经读了200多本了。
在这个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做着大浪淘沙的工作。
自己感兴趣的家庭教育、日记、自传、国学、心理学、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方面的书籍,逐步逐步溢出水面。
而一些高效阅读、励志书籍、纯文学类小说等,发现越来越没兴趣,将逐步逐步淡出自己的视野。
在最近三年阅读了200多本书后,建立了两个阅读的原则:
一、书,只读自己欣赏的。
不欣赏的绝不强求自己“死磕”阅读。
比如《红楼梦》,一直想要求自己读完,但一直感觉读不下去,到现在也还没读完。
所以现在干脆选择不读了,管它是不是四大名著。
二、遵从曾国藩读书的“不二法则”,意即手上正在读一本书的时候,绝不再碰另外一本,否则一本都读不完。
遇到选书不慎,不想读的时候,哪怕快速的翻,也要翻完它,再去读另外一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