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释】
[1]禘(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明·张居正:“夫鲁国本是诸侯,僭用王者之大祭祀,已是失礼,及举祭之时,又不诚敬,是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孔子叹之如此。”
【译文】
孔子说:“禘祭的大典自从第一次用酒洒地来降神之后,我就不想看了。”
【解读】
“禘”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典礼,象征宗教精神,是祭天地祖宗的礼节。古代国家举行禘祭,仪式相当隆重。但是,当时的鲁国道德沦丧,对待禘祭相当懈怠,只是流于形式。任何事情都应当诚心为重,不应只是敷衍应对。形式的文饰要有内心虔诚的支撑,就是说,所有的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敬。如果内心不虔诚,即使表面功夫做得再到位,也毫无意义。
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
【注释】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指手掌。
明·张居正:“幽明只是一理,神人本无二道,幽而知所以事神,则明而治人,亦何难之有哉!然非先王不能作,亦非圣人不能知,如或人者,何足以语此,此孔子所以不轻告之也。”
宋·朱熹:“先王报本追远之意,莫深于褅。非仁孝诚敬之至,不足以与此,非或人之所及也。而不王不褅之法,又鲁之所当讳者,故以‘不知’答之。”又曰:“盖知禘之说,则理无不明,诚无不格,而治天下不难矣。圣人于此,岂真有所不知也哉?”
【译文】
有人向孔子问禘祭的学说。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个学说的人治理天下,就好像看这个一样容易吧!”他一边说,一边指了一下自己的手掌。
【解读】
有人向孔子讨教禘祭的学问,孔子回答说他不知道。那么,圣人到底知道不知道禘祭的学问呢?孔子说完不知道后,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真正懂得禘祭学问的人看天下事的道理,就像是呈现在手掌心上那么清楚。由此可见,孔子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屑于去回答提这种问题的人。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明·张居正:“若天子一身,为天地宗庙百神之主,尤不可不致其诚。所以古之帝王,郊庙之祭,必躬必亲,致斋之日,或存或著,然后郊则天神恪,庙则人鬼享,而实受其福也。承大祭者,宜致谨焉。”
【译文】
祭祀祖先时,就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祀神时,就好像神真的在那里。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解读】
如果祭祀没有诚意,只有表面上的仪式,更或是让别人代劳,这样的祭祀怎么能沟通人与神的感应,怎么会达到天人合一呢?所以孔子说,如果自己不能亲自去参加祭祀,那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别人替自己祭拜求福是没有用的。祭祀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否则,表面一套,内心一套,对人对事都不诚不敬,相互欺蒙,这样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注释】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卫国大夫。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明·张居正:“盖奥以比君之势分崇高,难以自结;灶以比臣之专权用事,容易干求。时俗之见,浅陋如此。”又注:“人当顺理以事天,非惟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孔子此言,逊而不迫,正而不阿,世之欲以祷祀而求福者,视此可以为鉴矣!”
【译文】
卫灵公的大臣王孙贾问孔子说:“俗话说‘与其讨好于房屋西南角的远神,不如讨好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能这样。如果违逆天理得罪于天,什么样的祈祷都没用了。”
【解读】
正直之人的祈祷是在诉说自己的苦难和困境,是将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让神灵知晓,以此获得神灵的眷顾和帮助。这样的祈祷不同于乞求,只是人们在绝境中寻求慰藉,在苦难中澄净心灵的举动。但如果一个人做出违背伦理有逆天道的坏事,祈祷又有什么用呢?恶有恶报,丧心病狂之人又能跟谁去祈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