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散文
太白山,消失的鱼洞仙音

太白山,消失的鱼洞仙音

作者: 太白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12:44 被阅读51次

桃花浪暖跃龙门,谷雨浮来何处源;

盈耳风传金石奏,临渊日射锦鱼鳞;

乐哉谁识豪梁意,久矣人怀任钧恩;

自是秦中膏泽地,金斋玉脍满江屯。

太白山八仙台

这是清代眉县籍诗人张荃(生卒年不详),于清雍正十一年为知县张素纂修《眉县志》“眉县八景”之一的“鱼洞仙音(鱼养泉)”而题写的诗。此泉洞距钟灵毓秀之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口汤峪温泉约四公里处的河西岸边。从前,每到农历4月19日、20或21日谷雨前后,汤峪“鱼养泉”水成股往外溢流,鱼儿随波翻滚而出,叮咚作响,煞是好听。鱼儿出洞时先小后大,来往游戏,人称“鱼儿试水”,不一会儿,群鱼涌出,玉腮吹浪,银甲闪闪,既美且多。太白山下的农民则和着仙乐,以歌相招,纷纷赶到“鱼养泉”边,用竹筐、背篓捕捞顺水而下翩翩起舞的鱼儿。他们一边捕捞鱼儿、一边和着仙乐大声唱着欢歌,欢歌笑语声久久回荡中太白山下。

太白山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

神话传说,古时有一年,因仙界司雨小龙玩忽职守,造成太白山下的眉县久旱无雨、赤地百里、颗粒无收。玉皇大帝得知后,十分震怒,罚司雨小龙在此洞中受难,以示惩戒,同时让其每年在适宜于谷物生长期的谷雨时节变成鱼儿随泉水游出,奏仙界音乐以谢世人,故有“鱼洞仙音”之说。

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率蜀汉大军讨伐曹魏,曾驻兵于岐山五丈原,因军中多为蜀人,喜食鱼而无所求,加之士兵离乡背井多日,对北方饭食、气候多有不适,纷纷产生思乡之情,战斗力锐减,令诸葛亮一筹莫展。当年谷雨时节,天赐机缘,神龙送鱼,鱼自洞中喷涌而出,连续三日不绝。于是蜀军张网捕捞,犒劳全军。士兵们吃到了蜀江美味之鱼,士气大增,思乡之情顿消,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一鼓作气,打得曹魏督都司马懿退避三舍,从此再也不敢与蜀军正面交战。这一民间传说,至今还流传在太白山区。

太白积雪六月天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现今鱼洞虽在,但因当地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为拓宽上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八仙台旅游公路,移山石土方、伐阻道林木,造成鱼养泉周围环境与原来已经大相径庭。如今,听昔日鱼洞仙音、看谷雨捕鱼已成往日旧话……

相关文章

  • 太白山,消失的鱼洞仙音

    桃花浪暖跃龙门,谷雨浮来何处源; 盈耳风传金石奏,临渊日射锦鱼鳞; 乐哉谁识豪梁意,久矣人怀任钧恩; 自是秦中膏泽...

  • 野蔷薇

    蔷薇 @太白山人 (1) 红花绿枝蔓, 绕成一洞仙。 炎阳照不透, 紫燕筑新庵! (2) 红花绿叶配, 蔷薇绕楼帷...

  • 玉仙歌

    [cp]【羽仙歌(洞仙歌)⁽¹⁾(洞仙歌令)(洞仙歌慢)(洞仙词)(洞玄歌)(洞中仙)】⁽典⁾ 西风无语,任落叶残...

  • 太白山雪景

    太白山雪景 玉龙临太白 拔仙寒流急 ...

  • 【夏雪每日一词】(六十六)      《洞仙歌》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洞仙:古代仙人喜欢居住洞壑,故通称为洞仙。这里指道教成仙的人,调名本...

  • 仙洞

    有朋友说这个洞是神仙洞,熙雯觉得有趣,就即兴编了个打油诗: 此蜡原石成蜜蜡 神仙洞里住神仙 若问此蜡如何成 请出仙...

  • 消失的仙

    “唉,明天又要考试了,学霸你到时候把笔记本借我抄一下可以吗?”声音响起,粼已经失去了对考试的兴趣,她从来就不会复习...

  • 鱼洞

    从我住的地方出门,下一道梯坎,穿过一片没有剪刀的理发店。再往西走四五百米,顺着右手进去,就是鱼洞最大的游乐场了。朋...

  • 消失的鱼

    我坐在岸边,海水不断冲刷着礁石,偶尔溅到身上。天很阴,远处黑云一层层的聚集,像黑色的幕布隔开了现实与虚幻。 为什么...

  • 消失的鱼

    小时候,每到暑假,我总会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走上几里的路,行至父亲的外婆家,住上那么一两个星期。 这个小地方居住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白山,消失的鱼洞仙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v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