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了一本特别好的书《掌控》,主要讲科学锻炼的一些内容。
当我读到最大摄氧量这个词觉得很新鲜,又很关键,于是读完那一章节暂时放下书籍,接下来我便着魔的进入了查询搜集心率手表。
先是去作者微博翻看,找到他用的是佳明专业运动手表,而且建议一般购买价格2000元以上的均可,包含的功能够用了。我便去淘宝、京东看佳明手表,看看有没有搞活动,看看大家购买后的评价如何,看到有的评价还挺好,当然我的重点会看那些差评,也是从他们那里看到有的人用了没几个月就手环脱落,数据上传不好,这样的点评数量不在少数,毕竟购买上千元的东西用那么长时间就出现这些问题很影响用户体验,这让我特别想购买的欲望打消了几分,但还没有完全决定。
还是不死心,又去网上查哪种心率手环好,把标准降低了,从一千左右高端点的手环到一二百亲民的心率手环都看了,看到里面差评都居多,让我有点失望,想买个物美价廉的,有点难。
整个一圈下来算了下一共花费了有六七个小时,而且到头来一场空,结束了那场疯狂的查询之后便在思考并发现,其实很多次我都是因为看微信文章或书籍就不由的进入了购物模式,这是为什么?
自我分析发现似乎认为购买了他们说的这些东西就真的会有改变,会和他们一样。甚至我更进一步的分析,我真的需要一个能测量最大摄氧量的手环吗?那个主要有助于跑步者,我不太喜欢跑步而喜欢走路。身体心肺功能的改善真的要依靠这个专业工具吗?看看有很多人身体健康并没有佩戴这些,这个工具只是为了更好的辅助锻炼,我似乎是被工具给绑架了,好像没有它就没法更好的锻炼,没法变得健康一样。
明白了这背后的原因,内心的纠结放下了,立马决定不买了。
有时候购买东西简单,但是如果能搞清楚购买东西背后的原因或许也会让我们更清楚物品的价值,我们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东西,它会成为我们生命的物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