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于世比拼的是脑力思维,但极少有人知道我们的身体里面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若能善用成就非凡。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39691/1dd0902852aca4f3.jpg)
理性代表着意识,感性代表着潜意识潜意识。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它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它处理的速度非常的快,能够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
而意识就非常的缓慢,处理信息也非常的慢,两者之间有非常有着天壤之别。
就好比从北京到天津,一个人是慢悠悠的散步去的,而另一个人则是坐着火箭去的。这种快慢就会造成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已被潜意识察觉,但是意识仍一无所知。就这就是所谓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作者提到有本书叫《好好学习》的作者,他自创了一个——熔断不读书法,意思是说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一段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出发点开始对自己提问。
一:刚刚为什么在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二: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三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三:这个起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只能够理解这一点的,有的时候我们读书并不求快,因为我们读到的那个触发我们感性的那个点,其实代表着感性,也就我们被这个点吸引了,那为什么被他吸引住了呢?从而引导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也就是说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背后的原理就是通过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
作者讲了一个书中的故事,向学霸请教请如何学习,他说了三个字,“凭感觉”他解释到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水平,这一招都很管用,就是凭感觉那些一眼你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就头痛,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题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些能大致看出点儿思路,但又要动点儿脑子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
凭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顶级的方法,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
在舒适区与困难区的中间地带,学习是最快乐的,也就是在拉伸区域里学习。
作者也提到了自己读书的方法,就是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读完这本书,过几天你问问自己截止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
很显然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助我们发现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因为在拉伸区域里,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是最快的,也就是更容易产生心流。
学习虽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在合适的区域内,我们依旧可以体验到轻松和有趣,如果你感受到总是痛苦,那你十有八成是感觉不对,要么是在困难区里煎熬,要不就是在舒适区里打转。
学习其实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选择伴侣,确定职业,寻找人生目标,对于成长而言,许多读者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的用感知力来替代思考力。或者提到一本书叫《美好人生运营指南》的作者提出了六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可买来阅读。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
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
而且真正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