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吴先生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18:19 被阅读0次

    从9月20日,到今天,10月24日,整整一月零四天。从纽约起飞,途经香港,转机天津,飞到长春自己的小家,购买了今天返回吉林市看望八旬老母亲的发小,迫不得已,刚刚把昨天已经订好的车票给退了。

    一大早,对疫情相当敏感的发小,就在微信里用语音,询问我吉林市这边的应对措施。

    电话那头,等待我把吉林市最新的针对长春市的局部区域的防疫措施,转告他的时候,传过来的发小那熟悉的声音里,不难分辨,有些低沉,有些沮丧,当然更多的成份是无奈。

    长春的疫情刚刚消停下来几天,昨天,个别区域,又通报了两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要说我的这个发小,这破“点儿”也真是“背”,他自己的家,就在这个区域。

    一个多月的时间都等了,也不差这几天了。好在,这几年大家对疫情起起伏伏的大背景下,都已经完全适应了各种地的防疫措施。

    更何况在国外等待回家的这两年多,早已经让发小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了。

    天有不测风云,这句文学作品里,常常用到的一台经典,在三年之前开始的新冠疫情之后,时不时地破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便成了经常。

    发小吴先生,可能做梦都没想过,三年之前的一次米国之行,让整个行程,从短到不能再短,变为长到不想再长。

    被困在异国他乡这三年,与国内联系最多的同学,大概就是我了。

    从十二三岁上中学开始,我们除了晚上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外,几乎形影不离。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在一个画室画画,在同一片山水之间写生。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一起愉快的度过了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五年。

    即使,当年我们分别被北京和大连的两所不同的大学录取,虽说远隔千里,也没能断了我们之间的书信往来。

    清华的水电系,出了很多人物,发小绝对算上是其中之一。

    我对“人物”的定义,可能与旁人有些不同。我觉得“人物、人物”,首先,得有与常人不同的情商。这个“不同”,虽然在定量上很难拿捏,但是,“质地”一定是纯粹的。这种纯粹的质地,就连他们的“对手”或“敌人“都无法抵毁。

    其次,才轮到“智商”。七八十年代,大学的录取率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个位数。没有高数值的智商,想要进入清华毫无可能。

    当时,想要买一双北京白色塑料底的“趟绒面料的布鞋”,只能去北京。赶上我想买,他恰好在清华上学。利用来之不易的周末,坐上几个小时的公交车,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买完鞋,再去邮局寄给远在大连的我,这期间的辛苦,可想而知。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占用了他整整一天。记得鞋子因号码出现了差错,中间还有两次退换。这中间的麻烦,我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可是,他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怨言。

    事后想想,他日后的种种成功,完全在于他那质地足够优秀的“情商”。于我而言,虽是个例,但足以证明那句“窥一斑而知全豹”。

    如果说,仅凭智商,只可以衡量物(泛指各种动物),加上情商才可以度量人,你会有异议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小吴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yg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