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道桑[成长之旅三人行]
上初中后,洋洋他们好像突然进入了应试模式的修炼场,考试难、作业量大、题海战术以及大量的补习班,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我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初中不应该是这样的,学习也不应该是这样!但是洋洋不可能脱离应试教育的体系,他也不敢放弃对成绩和排名的追求。 那怎么办呢?
我的思考是:抓住学习的本质,通过提高自学能力,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初一的暑假,我们一起进行学年的总结。洋洋自己也意识到,虽然成绩还不错,但他应该改变这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否则后面还有两年呢,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这时候,我向他提出上面的建议。
不过虽然我认为我的思路是对的,但说实话,具体怎么抓住本质,又如何提高能力,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我自己也没有真正做到。
关于这一点,我跟洋洋老实承认,并告诉他: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去寻找答案。
另外我还建议他,这种事情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好选一科做为突破口,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
这一科,我们选的是英语。初一的暑假,洋洋开始“看美剧学英语”的尝试。一年以后,他可以听懂《六人行》这类简单的连续剧了。
第二年,除了听以外,他在口语和阅读上也逐步加强。初三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可以阅读英文小说、看原版电影和跟外国人比较流利对话了。
通过英语的尝试他意识到,针对学科的本质下功夫,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而且他是通过自学取得这样的成绩,这让他更自信、也更大胆。
随后他把经验扩大到其他科目、甚至是体育音乐的学习上,发现这些学习其实是相通的。
进入高中,他的学习能力好像突然进入了一个爆发期。他是以三十多名的成绩考入本市重点高中的,一个学期以后,他拿到了年级第一名。
随后,他在学校学习和留学考试两线作战,同时还参加竞赛、学生会、耶鲁夏令营等活动,我们都很惊讶他能同时做这么多事情,依然还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高三的暑假,我提出跟他讨论学习问题,他说:“爸,我的经验主要就两条:‘抓住学科的本质’和‘提高自学能力’。这还是当初你告诉我的呢。”
我说:“这个我知道,但你的具体做法,特别是你的心得,我并不清楚,所以还是希望你能系统总结一下。”
他想了想说:“关于提高自学能力,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前面讨论英语问题的时候已经基本涵盖了。倒是学科的本质,我认为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我到美国后,也依然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