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5〉

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5〉

作者: 衣者郭郭 | 来源:发表于2022-10-31 22:55 被阅读0次

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5〉

衣者郭郭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mò),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译文】

①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文传统不都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学习;天如果还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傅佩荣《人能弘道》)

②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百度)

【解读】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摘自百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第九章:子罕篇〈9.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al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