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千万别啥都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我们读智者的书,也许能变成智者,我们读愚昧着的小说或散文,也许会变得更加愚昧和无知,
不过现在令我欣喜的是:连13岁的小孩都不相信课本上的思想理念了,他们通过网络,也能看到社会真实的一面。中国的互联网环境,还是比较宽容的。
从学校里面出来后,过几年再看教科书,常常笑得肚子疼。资本家不剥削工人,拿啥给工人发工资?拿啥扩展业务?拿啥购买设备和厂地?教科书从小就给我们灌输仇恨,让我们痛恨资本家,投机倒把者。鼓励我们做遵法守纪的好公民。只是踏入社会后,我发觉自己痛恨遵法守纪的好公民,他们又老实又胆小,想吃肉还怕挨打,那也就只能喝汤了。
在国内,弱势群体改变自己太难了,从小就接受弱势文化,服从文化。长大成人了,80%的兄台都沦落为他人赚钱的工具或玩偶,80%的人放弃了自己心目的梦想,无非是为了一碗饭或一块面包。20%的人,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就算是老天爷来了,我还是闷着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们都是低头走路,沉默的大多数。
读书要在专一的基础上追求宽度,各种各样的书都要看看,我比较喜欢看草根文学与古典书籍,尤其是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文字,读起来特别有感觉。文言文读多了,说话就不再拖拖拉拉,诗歌读多了,性情就变得空灵洒脱。腹有诗书气自华。精神的修炼,愉悦却具有永恒性。
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有人说:“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这不过是穷人的幻想,在财富的道路上,没有谁会停下了等谁,什么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随便说说而已,真信了,不是脑子进水了,是地球开始倒转了……
先富起来的人,已经掌握了赚钱的技巧,控制了赚钱的渠道,敛财的模式与平台早日趋臻于完善,我们呢?只能跟着他们的指挥棒转圈。在富人设计的致富模式中,有限不多的位置都是为穷人量身打造的,我们在上面呕心沥血,豁出命来折腾,也不过是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人在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我们兜里那点儿有限的存款,也不是强壮有力的四肢,而是大脑。人的智慧高于一切,知识经济从来就有存在的市场。信息是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当信息作为一种产业出现在我们人类社会时,思想和智慧也就找到了物化的途径,比如演讲,软文,唱歌,feng水,写作。养成投资自己大脑的习惯,永远都有饭吃。
有时候没灵感了,在田间,在野外,在陌生人的村庄,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的游荡。煎熬一小时又一小时,没日没夜地煎熬。每当我快绝望的时候,都会看到一线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是人生的常态。
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只是内心柔韧度不同,结果风雨过后,看到的风景也就不一样。心灵封闭比无知更可怕。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啥都懂。不看书,不看报,也不出去跑跑,一天到晚就是守着电脑意yin。心灵封闭比无知更糟糕,无知不可怕,特别是知道了自己的无知后,更能奋发图强,就像很多小朋友,觉得自己啥也不会,学啥都很快,心灵封闭则是自以为是,永远也学不到新东西。
采取有利的营销策略,还要想法设法造势,没有马太效应就创造马太效应,赚钱就是画饼充饥,无中生有,以不变应万变,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做营销的过程中,千方百计想法设法打造出一种积极主动的营销态势。所谓的“势”,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势利导,灵活机动,采取向对应的策略,来占领市场份额,占领客户的心智模式。
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格局。厮混社会多年,接触那么多人后,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凡是生活中略有小成者,几乎都具有良好的性格,他们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都能应对自如,不卑不亢。既不会喧哗取宠,
也不会妄自菲薄,唯唯诺诺,他们永远都是面带微笑,举止从容,给人以温润如玉,谦虚礼让的良好形象。我在接电话时,时常对客户发脾气,这也就是修养不到家,所以我还得做深刻性反省,加强学习,过滤掉内心的渣滓。
以前中午是不睡的,现在也开始睡了。最近脑力和体力消耗太大,有点儿撑不下了。我休息的模式很简单:阅读,写作,睡觉,冥想。平时觉得最累的就是接电话,陪无聊的客户聊天。早晨6点,街上就熙熙攘攘的全是人了,只是起床的就两种人,一种是商人,一种是学生。我是每天六点多起床,有时候一不小心睡到8点,我就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罪恶感。过了30岁,如果我们还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不值钱,做啥事儿都不讲究效率与控制时间,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为什么我比同龄人发展的快?天道酬勤而已。
而我,早晨必须读两个小时的书,写1000字的文字,疯狂充电,疯狂训练自己的大脑。没事儿,就做点儿事,做点儿纯粹性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