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虫不可语_D 图 | 源自网络
全文约 2800 字 建议阅读时间 3 分钟
近一周的时间,我利用全部的业余时间系统的读完了古典老师的两本生涯规划的著作《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同时听完了两节关于生涯规划的网络课程《如何利用生涯规划加速职业发展》和《如何打造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在跟谁学网上,大家可以输入相关名称搜索)。结合古典老师在书中和课堂中陈述的一些案例和理论观点,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有几个心得和大家分享。
01、你的性格不是做几个测试就测出来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为了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做遍了市面上所有的职业测评,充分发挥了你“搜集”(天赋优势理论里提到的一种天赋名称之一)的优势,然后认真凭借各种分析表格,以一个程序员的严谨态度,用排序法和找寻共性的方式搞定了这些测试数据。
在完成这些浩瀚的数据分析后,你惊喜地找到了自己在“理论上”的那个职业兴趣——销售工程师(打个比方)。但是接下来的几周,你发现自己还是对那个“理论上”的应该感兴趣的职业没有兴趣。于是你的烦恼来了?
看到这个案例分析等的时候,我想这简直就是说的是我嘛,一样一样一样的!我在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得出自己适合从事的那个最优职业后,仍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喜欢上那个职业。
怎么办?
听听古典老师解惑答疑吧。他说:
1、喜欢是心作的判断,而你却一直在用逻辑的工具;
2、人的内心是无法观测的,所以心理学家只能通过心理导致的行为来观测,但是谁也无法了解对方的全部行为;
3、心理测评只能通过观察你很少的行为来推测你过去到现在的心理,却不能预测未来——这也是过去一段时候后你测试相同的测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的原因。
所以,亲爱的曾像我一样痴迷于各种测验的小伙伴们,从今天起请停止和那些测试结果纠缠。安静下几分钟的时间,问问自己想要什么,不要忘了,对自己最专业的人其实自己的内心——它拥有最强大的行为数据,只要你认真听,你会了解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02、高学历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上周末刚刚结束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报告的人数为238万人,比去年增长了37万人,刷新了历年来的报考纪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考研,我想每个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曾经的我也曾抱着“学历越高,越可以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想法,读了研究生课程。但结合毕业后在职场工作这几年的经历来看,我的心得是:在筛选和面试的时候,学历会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但是工作中的表现和个人发展,学历的影响微乎其微。
你可能怀有质疑,这么看来,大家都不需要考研了吗?也不是这样的绝对。
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古典老师为我们画的“职场竞争力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清晰的看出,由下往上能力的依次升级排序,分别是:
体力——知识——能力——资源——才干
首先,说到体力我们可以想到那些年近30岁左右的销售、程序员、或者讲师们,还有已经在职场打拼了五年,前面有高手如林,后面有小强生猛,深恐被拍在沙滩上的那些人们,他们身上存在的共性就是——“干不动了”;
其次,说到知识的积累,我们就会想起那些一直在努力学习,一年考证数个,听课数节的职场人,他们的确每天都是积累着一些知识,秉持着学习力才是未来最大的实力的理念,不会被淘汰;
再者,能力是什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通过了英语四级考了近乎满分,但你一张口就是流利的英语,你说谁更牛?肯定你比我能力上更高,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能力比知识高一层级;
另外,资源方面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古典老师举例说他拥有在线教育领域众多的人脉资源,如果想了解一个问题或者趋势,只需要在相关的微信群发一个问题,等候大家的反馈意见就好,这个要比一个可以有搜索能力的人得到的信息更准确和及时。
最后,才干之所以在金字塔模型的顶端是基于它的不可代替性,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才干模型各不相同。
通过古典老师的这个模型,我发现自己之前只是把精力花费在了前三项,即体力+知识+能力的积累上,而忽略了更高层级资源和才干的锻炼和探寻,这样的模式组合会导致什么的结果呢?
那就是,一但某天停止工作,你的职业生涯也就意味着近乎断裂。而未来要尽量学会打造能力+资源+才干的模型,这样通过能力发挥,打造和凭借资源平台,充分发挥才干优势,实现长久的职业生涯发展。
03、不要活在单一选择的人生里
你是否曾想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活着到底是要追求些什么?我们工作是为了获得什么和实现什么?
作为一个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我们可能会问自己很多遍类似这些偏向哲学的问题。虽然问题看似宽泛,但我们若选用些词语来具体化,也不会显得空洞。
无非是成功、自由、钱、家庭、友谊、幸福、爱情、创业、贡献社会、智慧、学历、尊重、名誉、快乐、体验更多的精彩······
面对上述的问题,你可能要说:我都想要。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再者时间也不允许,所以我们就要问问自己到底给自己留出了多少空间和时间追寻哪种更大的可能性。于是我们看到了回归家庭的母亲,看到了独立的女强人,看到了身居高位的领袖人物,还看到了那些在奋战在最底层工作的的一线劳动者······
到底哪种更幸福?生命和生命之间,到底有没有可比性?
曾几何,我曾认为人生就只有一种选择,要么成为一名职场女性,要么回归家庭相夫教子过平淡的日子,却忽略了获得幸福人生的方式远不止一种,一个人也不能把一生过得那么绝对化。
古典老师把人生划分了四种方向: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它们分别对应着其终极价值为:影响力和权力、卓越和智慧 、爱与和谐、自由。
高度是一个清晰的人生隐喻,一个人走的越高就有越多人看到他,他也就拥有更多资源,看到更多可能性,那些我们看到的在政治经济领域获得成就的人们,那些领导者和管理者,还有活跃在市场和销售岗位的从业人员,无不是追求高度的那拨人。
深度是指人们在思想、智慧、艺术与体能上能达到的卓越和精进程度。我们看到了那些追寻者们渴求真理、寻求极致、让自己炉火纯青,希望站在人类知识顶峰、思考的极限边缘。这些人往往在哲学、专业科学和宗教方面容易找到。
宽度是指我们能够打开和做好人生中多少个不同的角色,让它们丰富又互相平衡。可千万不要轻视这样的追求者,试想一下那些能够成为和蔼可亲的父母、浪漫的恋人、忠诚值得信懒的朋友的人,你能说他们活的没有价值感和存在的意义吗?不信,你试一下是否可以兼顾喽!
温度是指我们对生命的热度,我们对生活有多大的热爱和激情,能多大程度活出自己本来的面目。这个维度的追求者们渴望自由、探索内在世界、追寻鲜活真实的生命状态,不断体验和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维度与幸福相关度联结最紧密。
在做人生每一个选择时,我们尽量不要抱有过于功利的思想,任何维度的人生都是找寻幸福的一种途径,虽然彼此的收入、社会地位、环境千差万别,但是却各自让生涯变得幸福和发挥其价值。
所以,我再也不会认为居家的全职太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也不会特别仰望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人们,更会用一种平和尊重的心态看待那些社会基层的劳动人民,然后在内心问自己,我到底更倾向于过哪一种人生,但是要保证其他的维度不那么失衡。
古典老师总结道:“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
结束语:
回首一路走开的心路历程,我慢慢体悟到生涯教育绝不是仅仅先定在职业教育的范畴里,它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洞见,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自己和人的关系。
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未来的路应如何去走,千瓦不要因为犹豫而不敢向前,甚至怀疑人生,首先请给自己鼓足勇气,继续相信未来。
分享给你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句话:
“The past is behind, learn from it. 往回看我们可以学习,
The future is ahead, prepared for it.往前看我为此准备,
The present is here live it.而关于当下我们好好享受就好。”
2017年的圣诞节,与你共勉!祝愿各位圣诞节快乐!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