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洛阳纸贵,家里能有几十本藏书,已经算是大富之家。而且读书,仅仅是读书人的事情,用来区别体力劳动者,也是统治阶级用来禁锢老百姓思想的铁腕之举。
现在随处可见的书店,个人读书的资格变得越来越普及,书就像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人还没出生就开始胎教听书,从出生到成长,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读书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教育手段。进入社会和职场之后,专业技能和情商财商无疑也需要爆款书籍的加持。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慢慢地,爱读书,能读书,会读书逐渐成为一个人的标签,代表一个人学习的能力。
那读书除了升学考试,职场跃迁,还能干点啥?
我觉得读书除了功利性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读书可以延缓和预防大脑萎缩。
纪录片《九零后》,里面讲述的是16位国宝级的大师,平均年龄90岁,依然在工作笔耕不辍的身影和精神非常令人振奋。同时在他们身影旁边总会出现一堆或者成堆的书。可见,常读书,读长书,是可以锻炼大脑功能的。
我的母亲生于解放前,尽管出身中农,但因为是女孩子,并没有给她读书的机会,13岁小小年纪就开始补贴家用,一直到27岁才嫁人。然后又像陀螺一样忙于建设自己的小家庭。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毕业成家之后,母亲才算是真的能休息下来了。然而不幸的是,母亲的脑子也开始变得不好用了。
我觉得过去母亲的生活虽然忙碌和辛苦,但因为被孩子需要和家庭的重担,让她的大脑异常活跃,想方设法把不多的工资用在每个人身上,尽量让全家人都满意。
当孩子都离开家之后,母亲的存在感和被需要的感觉被极大地削弱和稀释了,她的大脑里面慢慢变空了,反应开始变慢了,听不清记不住乱打岔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不可逆转的大脑萎缩,比长期读书的人,来得更早一些。
我并不认为读书人就高人一等,但读书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多姿多彩,有极大扩展的可能性,而母亲的生活和世界只有一家5口人那么大,那么多。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充盈大脑。所以,经历空巢之后的母亲开始迅速的衰老。
假如,当时姥爷不那么重男轻女,能让母亲去读书,母亲的命运会不会改变?我觉得一定可以。因为母亲性格非常要强,她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成。当时父母一个月工资39元,要照看5口之家的起居生活,还要给爷爷奶奶邮寄生活费,日子虽然紧紧巴巴,但不辛苦,全靠母亲的操持。
但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假设 。对于母亲的衰老,我能做的只能是保持足够的耐心。而且她的现在可能是我的未来。我很庆幸出生的年代比较友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有好几书架的书可以喂饱和治愈我对知识的饥饿和焦虑。
当然,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藏书也不代表读书能力,但读书的过程,一本书哪怕只有一页知识喂养了自己,也可以丰富自己。
最后,不管是装装样子还是富足自己,一面书墙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强的满足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