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德国在青岛留下的下水道与国内某些城市的内涝的对比、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高下分明的夏令营之后,常出现在国人面前的洋鸡汤还有,德国的标准厨房和中国菜对食材、调料的少许、若干的计量随意的鲜明对比。
德国人热爱的香肠、面包以及其他各种德式菜肴的制作确实需要精准称重。
而我们舌尖上的中国,那种行云流水般的随意,少许莼菜在灵活的手指中翻飞,若干鲈鱼脍在薄刃下飘落,烈火烹油,蒸汽氤氲,眼前就象一幅烟火人间的图画,而远方,目光未及之处,是思念的故园。
如果精准,这是德国人的基本操作,那么可能也是日尔曼人那爆棚的自信心的来源,而中国菜的随意,可正是我们从老祖宗传下来的灵魂深处的审美!
只是精准?要求太低了吧?谁见过工程图纸与写意画比美的?
若说最早见诸文字的中国庖厨之祖,一定是那位解牛的庖丁了,在庄子浪漫的笔下,庖丁师傅只凭一柄小刀,如落花流水般,片刻就使一牛分崩离析,这一直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目无全牛那是技艺达到了化境,令人神往的境界。
用时下人“学贯中西”的观点看,这位庖丁先生定是一万小时定律的践行者,为了此时此刻的“以无厚,入有间”,他一定用钝了无数把刀,也解过无数头牛,这位庖厨的祖先的随意是超越了精准,正是因为精准早就形成了肌肉记忆,随心所动不差毫厘,精准,只是入门的要求罢了。
文化自信嘛!仓廪足而知礼仪,我们中国人不是才学会烹饪的生番,而是过了一百多年穷日子,重新拾起家传本领的复兴者。
并不是说德国乃至西方人的饮食文化完全不足取,毕竟我们不再是闭关锁国的年代了,在来自西方的营养学中,对于食品中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我们会认同并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一些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观念,也是由西方传入中国。 前些年,很可喜的见到了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膳食金字塔,包含各种日常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肉蛋奶、菌类,海产品等等 ,很好的指导了我们的生活。
所谓的精和准,我们更应当向德国乃至西方学习这样的一些食品科学的方面,而不是学着德国人,在厨房里用小天平来称量我们的油盐酱醋。
让我们仍然享受着,糖少许、盐若干的生活吧,在未来有会更多的德国人会爱上中国菜,毕竟,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在上下五千年,把能征善战的邻居们都变得能歌善舞的、和平友爱的华夏民族。我们中国菜的随意,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审美,一定能够征服地球村邻居们的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