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旅程16

作者: 东淼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11:13 被阅读0次

    睁开眼时发现这是明亮的一天,窗外山顶的皑皑白雪正折射着太阳刺眼的光。巷子里高低不平的冰雪路上传来了零星的响动。店主一家已在楼下烧火做饭。

    到了楼下才得知女孩一大早就出去了,我睡得太死,居然没有一丝觉察。

    到楼上取了手机也匆匆地出了院门,拐出巷子抬头一瞧,满目的山林,太小庙宇点缀山间,景色颇佳。不远处似乎是条商业街,滩亭林立,几位身穿厚厚僧袍的人穿行其间,由于时辰尚早,滩亭之上并没有摆放多少货品。

    沿街而上发现越往上走庙宇越多,灰瓦红墙黑匾金漆绿檐一条条一片片直弄得人眼花缭乱,前面是什么所在?我由着性子顺着石阶大步而上……

    在此隆冬季节,五台山大庙小庙的庙门前全部是空空荡荡的,门口处虽然写着入寺参观的票价,但是却无人在那里守候,看来游客稀少,卖票工作自动取消。

    在寺庙间游游走走,一个女导游凑过来非要给我讲一讲这里的典故和传说什么的,我说多少钱。她说给十元就行。

    我说算了,就是看个热闹,不用听什么典故,讲了也记不住。

    导游心有不甘地跟在后面很久,最终也没有挣到钱。

    爬到菩萨顶的时候我自责地想:人家挣钱不容易,自己是不是有点太抠了。

    靠在石墙上抽烟,望着下面寺庙院落,心想尼姑庵在哪里呢?

    昨天听店主说这里唯一的一座好象叫什么集福寺,应该去看一看吧,关键是看一看女孩怎样了,她在那里了吗?要是进展顺利,按电影里的速度推算,现在可能是在剃度。多好的一头黑发啊!……

    下了山往北走,和一个穿褐色僧袍戴眼镜的和尚同路,我问他去哪里。他说没有地方住,租的是山里人家的房,现在去庙里做功课。我问租房子一个月得多少钱。他说五十块钱就可以了。我说你们日子过得怎么样?和尚说还行,就是没钱。我说在这里出家容易吗?他说不容易,出家得是佛学院的学生或已经在其他地方的庙里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修行的好了才有可能留在这里。我说佛学院好考吗?他说不好考,起码得有本科或专科学历才行。我听后不禁吃惊:这佛学院原来相当于研究生院!看来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大学毕业生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工作,普通院庙的和尚喇嘛尼姑也想留在五台山修行,而只有那些禁得住竞争的人才能留下来。山里山外的世界原来这么相象。

    我问附近有尼姑庵吗?和尚说不远处有座集福寺,又行不久,他在一个叉路口拱手告别并指明方向。

    顺着一两排灰色的高墙走了很久,左侧出现一座宽敞的庙门,我伸头缩脑地往里瞧,发现院子很大,里面空无一人,溜溜跶跶地便进去了。

    这里的禅堂大殿与别处没有什么不同,走过的庙多了,对于眼前的景物有些熟视无睹,我没有花费太多的功夫浏览,踩着条由废水结成的冰渠往里面走。

    最里面的墙下堆了一人多高的柴火垛,一些枯枝随意地散落在附近的地面上,浸含的水份的枝条呈一种黑铁般的颜色,看上去相当的难看。院子两侧是出家人住的禅房,房门用棉布包袱着,上面左一道右一道的钉着木条,有的门上还裹着塑料布,看来,为防寒,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都用上了。一只只铁皮烟筒从窗户留出的孔洞里支出来,呼呼地冒着半白不白的烟,房檐下长廊里拉着铁丝,上面挂着僧袍、白布长袜等物件……

    一位尼姑正巧出来倒水,见我在院子里东张西望就问:“找谁啊?”

    “来参观的。”

    “这里不是旅游景点,不让参观的。”

    我转过身想走,迟疑一下回头问道:“早上看到一个女孩来吗?”

    尼姑摇头说:“没有。”

    想到这里女士居多,男士久留多有不便,转身在那尼姑的注视下快步出了庙门。

    对于刚刚浮过眼前的寒冷清贫和萧条,我颇有感触:原来尼姑庵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般清烟缭绕香火不断休闲安逸的样子,这一副画面把北方冬天里僧尼生活的艰苦显现得一览无余。事实给我原来的想象涂抹了苍白的色彩。

    忍受贫寒是那些初来乍到的人所要学习的第一课,尤其对于那些来自物资生活丰富的城里人来说,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适应。

    我想我要是个女人的话,对于这里的生活,会望而却步的,我无法忍受物资贫乏而又没有新意的生活,我虽说参看佛学著作,但无法用这种生活来约束自己。

    在墙外站了一会,不知女孩是否来过,看看天上高高的太阳,打消了等待的念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日旅程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igwttx.html